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2012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毕业证样本1996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毕业证样本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於2001年4月成立,2003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全日制普通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2011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現有沙坪壩井口、巴南龍洲灣2個校區以及1個產教融合試驗基地。占地總面積1100余畝,校舍面積38萬余平方米。
 
辦學目標:
 
學校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做產教融合先鋒,建民辦高校典範”的辦學願景,堅持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特色興校為方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人才強校為支撐,以科學研究為助力,以開放辦學為紐帶,以文化建設為保障,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五實教學”,培養“五優人才”,立德樹人,依法治校,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和產教融合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名應用型財經大學而努力。
 
辦學特色:
 
1.倡導“五優”育人模式:踐行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知識教育與能力教育、做人教育與做事教育相統壹,培養品行素養優、理論基礎實、專業本領硬、學習能力強、溝通合作易的“五優人才”。
 
2.構建“三大模塊”+“兩個補充”的課程體系: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建構響應市場和學生需求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應用訓練三大平臺模塊課程,以及面向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和應對職業訴求的認證教育兩大學分補充課程。
 
3.打造“壹體兩翼”師資團隊:以來自全國知名高校和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優秀碩(博)士為校本教師的主體,“壹翼”為來自行業、企業的傑出中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壹翼”為來自母體學校的優秀教師組成的高水平“學術型”教師團隊。
 
4.推進“壹核多點”國際化辦學:以試點“3.5+1和4+1本碩無縫銜接國際化”為核心,積極開展遊學、交換生等多種國際化辦學形式。
 
5.構建“協同創新、四位壹體”的科研體系,打造壹支由企業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其他單位團體優秀科研人才及校本教師構成的科研團隊,推動科研教學相長。
 
組織結構: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現設有黨政辦公室(檔案館)、黨群工作部、黨委宣傳部、組織人事部(教師發展中心、評估辦公室)、教務處、學生工作部(學生處、團委、保衛處)、科研處(發展規劃處)、招生就業處(校友辦公室)、財務處、國際合作交流處、信息化辦公室(智慧校園辦公室)、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發展中心、培訓中心)、產教融合處、圖書館、後勤保障中心等15個職能部門和會計學院、金融學院、財富管理學院、物流工程學院、軟件學院(數字經濟學院)、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訊飛人工智能學院(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國際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1個教學單位。
 
學科與專業:  
 
學校現有經濟學、管理學、工學和文學4個學科門類,包括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等重點建設或培育學科,其中應用經濟學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市級重點培育學科;開設有3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金融學學科專業群是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經濟學、金融學、物流管理、會計學、軟件工程是重慶市特色專業建設點,金融學、會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是重慶市壹流專業建設項目。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00余人,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440余人,占總數73%以上;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250余人,占總數的40%以上,其中正高級83人。學校長期聘請其他高校學者、行業企業專家為學生開展學術講座和實踐教學指導。
 
學校柔性引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第三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巴渝學者(青年學者)等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20余人。
 
教學科研:
 
近年來,學校共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3項,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學習工廠(2020)”項目首批試點院校之壹;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6項,重慶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項,重慶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57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6項);出版自編教材33部;建有校級教學團隊19個,教師工作室11個。2016年11月,學校獲批為重慶市第二批整體向應用型轉變試點高校(渝教計發﹝2016﹞12號)。
 
學校連續三年獲批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近年來立項省部級項目共計98項,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立項重慶市教委科研項目72項;承擔政府、企事業單位橫向科研項目98項,橫向項目合同經費逾千萬;發表學術論文1106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論文362篇,包括ESI前1%高被引論文1篇;出版學術著作49部;資政建議獲國家級和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5份,被廳局級以上政府單位采納15份;建設重慶市高校創新研究群體1個,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培育團隊1個;獲批重慶市重點實驗室1個、行業性重點實驗室1個,與大型企業、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共建行業性智庫平臺5個。近五年,科研總經費投入3614.2萬元,其中R&D經費投入2412.7萬元。
 
創新創業:
 
學校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以系統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打造了特色路演大廳、創客集市和產業園創業基地。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中,學校成為重慶市教委和市科技局“眾創空間”的雙授牌單位。建有學生創業實訓孵化基地,現已入住學生團隊項目31個,師生共創項目16個,參與學生830余人,目前已孵化公司7家。
 
近年來,學校在創新創業相關賽事中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共計53項,其中包括“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銀獎五項、銅獎三項。
 
產教融合:
 
學校樹立了打造集“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為壹體的“重慶市產教融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建成面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慶市產教融合示範性高校”和“全國產教融合示範性財經高校”的發展目標。
 
學校創建了校企共建教學項目、共建訂單班、共建專業、共建學校的4維度產教融合新模式。已先後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訊飛人工智能學院、與甲骨文(中國)軟件系統有限公司共建甲骨文大數據學院、與惠普企業(中國)軟件有限公司共建惠普軟件學院;分別與企業合作開辦了京東京苗班、龍湖物業班、北控濱南班、直通國際英才班等特色項目班;與阿裏巴巴、宗申動力、重慶土勘院、譽存科技等15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並開展實習實訓。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植根重慶、服務西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開放辦學思路,積極對接“壹帶壹路”倡議,已先後與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馬裏、貝寧和新西蘭等17個國家(地區)的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開設有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學本碩連讀項目、英國世界名校獎學金碩士學位項目(MPP項目)及多個海外知名高校的交換生項目。此外,學校同時開設有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以及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等3個財經類國際項目班。
 
黨建團建:
 
學校建立了黨建與師德師風建設相融合、黨建與思政課程及課程思政改革相融合、黨建與全員育人相融合的工作機制。學校黨委在2012年獲得重慶市委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20年被重慶市教委指派為重慶市巴南區和大渡口區高校思政課手拉手共建組長單位。
 
學校堅持發揮黨建帶團建作用,成立了大學生黨員服務站,加強學生組織、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學校團支部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學校團委被評為“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
 
人才培養:
 
學校累計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9萬余人。近年來,學生參加全國性學科專業競賽累計獲獎348項。其中,在《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內的競賽項目屢創佳績,如獲得第十壹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壹等獎,重慶市(賽區)獎項58項;獲得各教指委、學會、行業協會等主辦的競賽項目全國獎項125項,重慶市(賽區)獎項 162項。
 
近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超過90%以上。畢業生順利簽約全國各大銀行、證券公司、黨政機關等大型企事業單位。此外,部分畢業生成功考取了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吉林財經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約克大學、悉尼大學等國內外研究生。
 
信息化建設:
 
學校入選重慶市第壹批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目前已建成雙線路萬兆骨幹、千兆到桌面終端的校園信息網絡,有線網絡信息點近1.5萬個,出口帶寬近10G。建有支持統壹身份認證、多種認證機制和數據集成的行政辦公、人事、財務、教務、科研、學工、資產、圖書等管理信息系統、人臉識別服務平臺和桌面雲教學平臺。
 
學校大力實施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的智慧教學工程,積極打造金課,大力推進課堂革命,獲得教育部在線研究中心頒發的“慕課+教學實踐獎”、獲評“2018年智慧教學試點項目”單位。學校多名教師也被評為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學之星”。
 
實驗實訓:
 
學校現有各類實踐場所129個。其中,校內教學實踐基地3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86個,各類實驗實訓室40個。
 
學校建有經管綜合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是由15個經管專業實驗室打造的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除計算機公共實驗室和語言實驗室外,另有數量經濟分析實驗室、企業經營與財務決策在線博弈實訓室、金融綜合實驗室、社會經濟調查分析實驗室、物流綜合實訓室、國土房產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會展綜合實訓室、會計信息化實訓室、土地測繪實訓室、沙盤模擬訓室、國際貿易實驗室、審計綜合實驗室、金融綜合實訓室、財稅壹體化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甲骨文信息系統技術實驗室、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學科專業實驗實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