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江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遷江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遷江中學   遷江中學是來賓歷史比較悠久的 壹所學校,它於1937年春創立,經歷了新舊兩個社會。  該校初址為遷縣立第壹小學,  1944年春開始遷移現址。解放前稱遷江縣立國民初級中學,1952年遷江縣並入來賓縣後稱來賓縣第壹初級中學,後又改稱遷江初級中學,“文革”時期取名遷江“五·七”中學,“文革”結束以後稱來賓縣遷江中學至今。  解放前,遷江縣立國民初級中學備償戰亂之艱難;1939年為避日機轟炸,全校師生被迫往三寨鄉(今平陽鎮)遷徙,至1941年春戰事稍息時,才得以返回原址遷江;1944年冬日軍犯境,師生被迫疏散各地,七班學生被迫提前兩個月畢業,新校址(即現址)剛建起來不幾個月的新校舍被毀壞殆盡,次年復課時,師生自己動手蓋茅草房(共三間)以充作教室用,學生自帶課桌凳上學。由此可見辦學條件之差劣。所幸是,眾師生能堅忍著,社會各界有識人士也鼎力支持,學校才能苦撐開辦下來。計十三年(即1937年包辦起至1949年止)共招收學生 23個班,978人。  解放後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遷江中學辦學規模越來越大。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多年,學校教育形勢  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至1999校舍面積達10460平方米,實現了教學樓房化; 教職工110人,是解放前最多年份的  1949年21人的5倍 ;在校學生達32個班比解放前十三年總和的還多;現在,該校已成為頗具規模的並且是來賓縣西片唯壹的壹所完全中學。  五十年代及六十年的初 、中期 、該校每年均招收新生兩個班以上,共計招收學生47個班。這時期的生源來於北泗、河裏、良塘、七洞、溯社、平陽、石牌、大裏、韋裏、陶鄧、良江、遷江和塘圩等15個學 區。不僅招收了大量的初中新生,而且於“壹五”期間曾招收師訓班和初師班各1 個班,1958年招收兩個高中班(由於校舍緊張,師資缺乏,這兩個班於次年並入來賓高中)。大躍進時期,該校在校學生比較多,如1959年就有16個班,800多名學生。至六十年代初期,學校貫徹“調整、調頓、鞏固、發展”的工作方針,開設班數相對減少,部分教師被下放到小學任教。  “文革”期間,該校遭受“造反派”沖擊,許多教師被批鬥和下放勞動 , 教學秩序壹度陷入混亂中 ,  1967年被停止招生,1964年1965年招來的初中新生至1969年夏才得畢業離校。在極左路線影響下,學校違反教育規律,把學籍三年制改為兩年制;把學生 編為連排序列,和軍隊編制壹樣,如於1968年和1969年招來高中班新生分別叫高壹連和高二連。“文革”十年共畢業學生1960名,人數不算為少,但教學質量卻遠不盡人意。  粉碎“四人幫”以後,遷江中學按照上級的部署,在學校施行撥亂反正,統統摒棄“文革”時期那壹套做法,1977年開始恢復招生考試制度,恢復了三年制學制,這時該校的工作開始進入正常軌道,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同時加大招生改革力度,不斷開拓辦學路子,擴大招生數量。1978年到1986年九年間共完成招生53個班(其中初中新生17個班、初中補習班5個班,高中新生27個班、高中初習班4個班)  。  遷江中學雖靠近紅水河,但用水歷來是非常困難,解放前雇請工人到河裏挑水。有時是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下河邊挑水,至六十年代這種狀況仍未能改變 。後來開了引水渠道,修了蓄水池後 ,  至1971年該校師生生活用水基本解決。但渠道過長,汙染嚴重,供水也不正常。1982年,李天瑞校長多方籌措資金,由後勤人員黃雲祥同誌設計並具體組織施工,因陋就簡辦起了壹個小型自來水廠,至此師生生活用水得到較好解決。  1984年秋新上任的唐永康校長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研究決定擴建水廠,並將水管布設到教職工各戶和學生宿舍區。大大方便了師生的用水,後學校水廠又給附近街道和機關單位供水,既能解決居民和幹部的生活用水,又能增加學校的勤工儉學收入。  進入九十年代後,遷江中學把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視線轉到校舍建設及校園美化等上來。1991年12月校長唐宏建同誌帶領學校行政領導多方征集鄉民意見,決意興建教學大樓,然而苦於資金奇缺,即投書區教委主任侯德彭獲得大力支持,獲專款10萬元,甘德川縣長委托韋國猷副縣  常召集西片五個鄉鎮領導,共商集資建樓大計,集資17萬元,副縣長韋寶劍率先捐資,本校教職工及社會各屆仁人誌士紛紛解囊,八方弟子亦聞風圖報。經多方籌措,共集資25.8萬元。  在建樓領導小組組長韋寶劍副縣長的直接指揮下,鎮黨委書記韋修言同誌、鎮長羅月奎同誌等出謀獻策。教育局長張慶興同誌、局黨組書記何賽梅同誌、副局長秦瑞山、覃遠春、陳耿等領導同誌上下奔走,當年學校第壹棟教學樓(共1764m2)破土動工,於次年10月竣工使用。解決了18個班的教室問題(該樓總造價39.5萬元)。  1996年春,在覃仕智校長的帶領下,在當時鎮黨委書記羅月奎同誌、鎮長劉如壽等領導的支持下,1995年8月間第二棟教學樓(1200m2)又拔地而起,至此遷江中學實現了教學樓房化。  教學樓房化後,學校領導又把目光描向了宿舍樓。1999年2月經校長陳運祥同誌、總務主任陳仕洲等學校領導多方奔走,向各級領導匯報工作,得到遷江鎮黨委人民政府的支持。政府撥款50多萬元、教職工集資20萬元為學校修建了壹棟24套三房壹廳的教師宿舍樓。在遷江鎮黨委書記謝大研、鎮長羅誌斌、副鎮長丘舉立等領導同誌和新調任遷江鎮黨委書記丘舉光同誌的直接關心下,教師宿舍樓於當年破土動工。2000年12月竣工使用。結束了遷江中學沒有教師宿舍樓的歷史。另外遷江中學的其它配套硬件(如體育場地、學生宿舍也基本完善)。1999年,遷江中學被縣評為“兩基”先進學校、“普實”先進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學校。被縣教育局定為“窗口”學校,還榮獲“自治區體育衛生優秀學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