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双凤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武漢雙鳳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基本內容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翻開歷史畫卷,自宋代以來,無數文人墨客在“雙鳳亭”題詩吟賦,留下歷史回聲,皆因這裏是“二程文化”的發源地。 理學緣“雙鳳”,彈指壹揮間。“二程文化”,延綿千年。她已成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更是雙鳳中學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基因。 雙鳳中學位於灄水河畔,“雙鳳亭”旁,秉承遺風,人傑地靈。學校從2000年成立時的4個班,16位教師,146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24個班,144位教師,1400多名學生。10年間雙鳳中學從無到有,由弱到強,走過了壹條不平凡的辦學之路。 “壹校三區”,起步維艱。 雙鳳中學原名實驗中學分校,是壹所全日制寄宿學校。2000年8月學校開辦時,老師上課無教室,學生住宿無寢室,師生用餐無食堂,可謂百無壹有,舉步維艱。在區委、區政府和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學校以原黃陂糧校為學生生活區,解決了學生的飲食問題;租借前川街原東風小學校舍和區特教學校學生宿舍,雖然實現了上課有教室,就寢有居所,卻也形成了“壹校三區”的辦學散亂格局。就是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雙鳳中學開始揚帆起航。 校園獨立,乳燕騰飛。 2004年5月雙鳳中學喬遷,終於有了自己的獨立校園。雖然校園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布局合理,規劃有序。雖無流光溢彩,美倫美奐之景,卻有樸實無華,簡潔高雅之美;雖無楊柳依依,翠竹聲聲之秀,卻有銀杏展枝,丹桂飄香之韻;雖無回廊亭閣,曲徑通幽之靜,卻有清風送爽,書聲瑯瑯之氣。年輕的學校,處處洋溢著青春活力,彰顯著勃勃生機。 搬進新家,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致力於為師生創設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讓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相長中同質共進。”的辦學理念,註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努力營造適合青年教師成長的環境。沈 慶、詹雪峰、祝成俊、潘 濤、吳誌勇、雷國民、陳喜娥、羅慧文等壹大批青年教師業已成長為黃陂區教學能手,學校的“頂梁柱”。八零後教師喻 進,系湖北省、武漢市作協簽約作家。她在《芳草》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多篇知名文章。 學校重教學質量,更重素質教育。我校教師自編自導的英語小品在武漢市中學生英語小品比賽中榮獲壹等獎;在黃陂區政府舉辦的“與奧運同行”木蘭山地質公園登山比賽中獲團體第三名;在黃陂區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學生文藝匯演中榮獲二等獎。在武漢市中學生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 15名學生榮獲壹等獎;30多名學生榮獲二、三等獎。多年以來,我校學生升入高級中學的比率均為100%,升入省級示範高中的比率從 2003 年首屆畢業生的 16.82% 到 2011 年的28.35%,幾乎年年位居黃陂區同類學校榜首。壹批年輕人, 經營著壹所年輕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扶搖直上,社會滿意度不斷提升。 勇於創新,成果斐然。 創新是壹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雙鳳中學為了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在民主管理上做文章,在內涵發展上動腦筋,在教育科研上下功夫,勇於實踐,勇於創新。壹是尊重教師學生,走民主管理之路。通過民主管理端正黨風和政風,努力營造校風正、教風純、學風盛的校園風氣。二是建設學習型組織,走智慧管理之路。我們努力把教師帶入“學習型組織”,用全新且前瞻的思維方式,全力實現團隊的共同願景。三是創新教學方法,走科研興校之路。 學校始終堅持走科教興校,質量強校之路。2002年9月學校承接了武漢市“十壹五”課題——《初中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該課題已於2005年10月結題。其成果被武漢市各初中學校運用。2006年至2008年學校又先後承接了《借鑒洋思“教學經驗”,促進我區初中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和《初中學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這兩項國家級、區級課題,國家課題已於今年八月結題。 教育科研促進了有效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學校自2003年有畢業生以來,連續八年升省級重點高中的比率為全區第壹,學生競賽獲國家級獎98人次,獲省級獎182人次,獲市級獎622人次。我校07屆畢學業生宋依凡,系2010年北京大學首屆校長實名推薦生,現就讀於北京大學。08屆畢業生吳雨陽,系2011年北京大學保送生。08屆畢業生但振康,在2011年高考中以684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實踐表明: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改變教學觀念,在“創新”上狠下功夫,變“苦學”為“樂學”;變“死學”為“活學”;變“學會”為“會學”。 創新教學方法我們收獲了教學質量,創新管理方法我們提高了管理效率。學校自創辦以來榮獲各級各類榮譽八十多項。近幾年,學校連續四年被評為黃陂區“文明單位”和“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多次被區教育局黨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2010年學校被武漢市教育工委、武漢市教育局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學校黨支部又被武漢市教育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我們在“二程文化”的發源地,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我們將致力於“建設壹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培育壹批高質量的時代英才,熔煉壹所高檔次的名牌學校。”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獻綿薄之力。 用遠大的誌向,堅實的腳步,不懈地追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