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实验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陽新縣實驗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基本內容
 
湖北省陽新縣實驗中學位於陽新縣城關蟠龍山腳,十裏湖畔。環境幽靜,風景怡人。其前身可上溯至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始建的儒學(學宮),1910年創辦“興國州中學堂”,曾先後易名為“陽新縣中學校”、“陽新中學”,1950年改名為“陽新縣第壹中學”,1989年整體搬遷到竹林湖畔為“陽新縣第壹中學”。原址定名為“湖北省陽新實驗中學”仍為完全中學。
 
校園面積達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現有67個教學班,5400多學生,是鄂東南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全日制重點完全中學。學校擁有標準的理、化、生、勞技實驗室,專用的美術、音樂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配備了“PII”及586型微機64臺,各項設備齊全,辦學條件逐步現代化。
 
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碩果累累。現有教職工371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88人,中級教師130人。學校每年聘請壹位外籍教師執教英語口語,效果顯著。近年來,先後湧現出省、市、縣學科帶頭人40余人,教學骨幹100多人,教師優質課競賽獲省獎8人次,市縣級36人次,論文獎近100人,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論文60多篇,參與著書立說者7人。中考升學率歷年居全縣第壹;高考升學率逐年提高,2002年高中升大學率達85%。學校先後被評為“湖北省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北省科研興校示範學校”。
 
歷史沿革
陽新,古稱興國州,居吳頭楚尾,臨浩瀚長江。巍巍幕阜迤邐東來,滔滔富河穿城而過。這裏氣候濕潤,湖泊眾多,號千湖之縣,擁舟楫之利。兩千多年來,中原文化南渡,陽新便是重要驛站,墨客騷人多於此流連。靈秀的山川,豐厚的文化,滋養了壹片治學的沃土——儒學。    陽新實驗中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的儒學。自此,蟠龍山下的儒學薪火,便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清末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在蟠龍山儒學原址創辦現代學校——興國州中學堂,後易名為陽新中學、陽新縣初級中學、陽新縣城關中學、陽新縣第壹中學等。1989年秋,陽新縣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聯合發文:彭德懷中學改名為陽新第壹中學,原陽新壹中改名為陽新實驗中學。實驗中學校設在原址,仍為完全中學。
 
發展歷史
共和國成立近六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實驗中學的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實中人在市縣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勵精圖治、開拓前行。學校在教育管理、教書育人、教學教研各個方面與時俱進,成果叠出。幾十年來,學校打造了壹支專家型教師隊伍,如老教育專家胡顯桐、許宏蘊,特級教師傅斯均、董華偉、費新岸、李誌敏。學校還擁有110多位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壹大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優秀的教師,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無數學子在各自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建功立業。有的遠渡重洋,在異域他鄉立身揚名,如留美博士嚴幹新、鄧悠平;更多的學子在國內的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奮發進取,事業輝煌,如知名校友劉會永、劉騰華、劉誌剛、劉會增、陳緒富、鐘銀承、陳新江、鄭傳寅、吳勉堅、柯亨松、徐魯、彭方遠、王賢田等。他們在省市縣,乃至全國都有壹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