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滨湖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無錫濱湖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無錫濱湖中學歷史介紹無錫市濱湖中學位於江南古鎮濱湖鎮南泉街區,南眺太湖,西望軍嶂山。學校座落於“開化文社”舊址上。“開化文社”由地方名人薛福成、肖煥梁、王炳麟出資興建於1893年(光緒19年)。現存磚刻題額“開化文社”“人文蔚起”、“業績於勤”等文物。1945年,有識之士莊孟照、錢敘之利用文社校舍,創辦“振業初中”。1956年9月,“振業初中”被接管為公辦學校,改名“南泉中學”,2004年由原湖光中學、南泉中學合並為如今的無錫市濱湖中學。 學校概況學校占地總面積36302m2,其中建築面積19810 m2。學校有教師生活樓壹幢,綜合(圖書、實驗)樓壹幢,教學樓2幢,行政(教師)辦公樓1幢,學生宿舍樓2幢。壹樓餐廳、二樓風雨操場大樓壹幢。學校教育教學及生活設施完備,“壹網新三機”(教室連網、背投、電腦、視頻展示臺)進駐每個教室,學校為每位教師都配備了壹臺筆記本電腦,電腦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校園智能音響系統、閉路電視系統等現代化的設施齊全。各專用教室均達省級標準,塑膠運動場、風雨操場、學生食堂、學生公寓等功能完備,布局合理。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是讀書求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現有23個教學班,學生1007人,教職工106人,其中教師91人,中高級教師73人,擁有各級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等榮譽稱號的骨幹教師20余人,73%的教師擁有本科學歷。壹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勇於創優的骨幹教師隊伍業已形成。在60年的辦學歷史中,無錫市濱湖中學積澱了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代代濱中人發揚“振業、務實”的校風,“勤、嚴、靜、研”的學風,“敬業、愛生、團結、守紀”的教風,為建設學校,發展學校,提高辦學水平,服務社區百姓而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校類別省示範初中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省示範初中、市德育先進學校、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市綠色學校、市雙語實驗學校、區文明單位等區級以上榮譽20多項,贏得了優良而廣泛的辦學聲譽。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奮進的濱中人將發揚先輩的光榮傳統,搶抓機遇,以改革的勇氣和創新的智慧去努力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教育明天,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再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的發展“著火了”,只見滾滾的濃煙從壹樓教室內冒出來,並迅速上升封住了二樓的逃生路線,隱隱約約地看見二樓有好幾名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快速沖出濃煙,來到走廊邊,緊張而從容地把救生繩固定在滑輪上,並將救生繩的另壹端系在自己的身上,跨出欄桿順著墻壁慢慢地滑到地面。壹批,二批,不壹會兒,4個同學在地面同學的接應下,很快逃離了“火場”。  這是濱湖中學在利用人防(民防)教育基地火災逃生體驗區的設施進行人防知識體驗場面。  目前,濱湖中學人防(民防)教育基地分為壹廳三區。即:報告廳、感受區、體驗區和考核區。  報告廳是利用了學校的壹個階梯教室,面積100平方米,可容納110人左右,配備了壹套多媒體設備,提供了相關人防知識的各種宣傳視頻的播放菜單,可供了解性學習或者專題教學。  感受區分為五個區域,人防信息知識展示區域,交通安全知識展示區域,火災知識展示區域,地震以及其產生的次生災害知識展示區域,應急救護實地演練區域。該區域總面積250平方米,每個區域可容納20個人同時參觀學習。該區域在形式上以圖文展板為主,通過實物、模型、多媒體觸摸屏、光聲電情景模擬等現代化的教育操作設備,從而具備了文字宣傳與實物模型直觀感知、聲光電模擬情景現場體驗等功能。  體驗區是利用該校的風雨操場改建的,建築面積約1000平米包括雷電感受區、溺水示意區、消防逃生演練區,這些項目設置為人防(民防)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操作平臺與技能演練區域,讓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獲得更直接、更真實的自救互救體驗,學會更快更安全地遠離災害、保護生命。  考核區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室內配備了50臺計算機,並建成了人防知識試題網絡資源庫,可以同時供50名測試者進行隨機檢測,讓參加活動的每位學生在參觀、學習、體驗之後,通過檢測反饋來考核其活動的收獲,檢驗其參與度和投入度。  濱湖中學人防(民防)教育基地於2009年2月正式啟用以來,充分利用基地的設施,讓同學們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實踐體驗。集知識性、趣味性、操作性、實用性為壹體的教學環境,提高了大家的學習興趣,更加全面地掌握了安全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  這個教育基地不僅為本區在校學生的人防知識宣傳教育提供了積極的服務,同時還為社區居民的人防知識宣傳教育提供了民防教育平臺。目前已經接待了學生、居民、機關幹部等近萬人次的參觀學習。2009年6月我局人防辦、區關工委、區婦聯、區教育局聯合在該基地開展了“愛心牽手慶‘六壹’人防知識伴我行”活動,市教育局還在此召開了現場會。“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教育不僅僅是考高分,而是能讓學生學會珍惜生命、懂得生存、熱愛生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守護生命,從小培養學生的應急能力和生存能力,不光是學校的責任和義務,應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