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附属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國師附屬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附中總述
 
國師附中全稱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成立於抗日戰爭這壹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艱難時期。
 
沿革
1940年4月,國立師範學院(以下簡稱國師)院長廖世承呈請國民政府中央教育部,要求創立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核準後,6月成立附中籌備委員會,院長廖世承委任本院教育系教授朱有瓛為籌備委員會主任。7月,籌備告竣。
 
8月20至24日第壹次招生;9月16至18日第二次招生。10月開學,學院聘朱有瓛為附中主任;暫借國師第壹院第二舍的李園為校舍。
 
暫借期間用法幣壹千萬余元在安化縣藍田(今漣源)的六畝塘購置土地30余畝,建築永久校舍。1942年夏,校舍建築完工。
 
8月,自李園搬遷至六畝塘。1944年,日寇侵湘,為避戰亂,6月搬遷漵浦,借趙家村和趙氏祠堂和民房做臨時校舍。
 
光復後,1946年8月奉命搬遷衡山縣南嶽大廟東廊(由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讓予),歷史3年半。
 
1950年2月,與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以下簡稱省立十二中)合並為省立衡山中學,並搬遷至衡山縣城西街兩路口原省立十二中校址所在地。
 
至此,國師附中完成了它全部的歷史任務,並相繼由湖南省立衡山中學、衡山第二中學、衡山第壹中學和衡東縣第壹中學薪火相傳。
 
概述
國師附中創辦於抗日烽火彌漫之際,有著數次搬遷的遭遇,艱苦創業的過程,不曾進入過城市,而長期處於鄉村。勤儉艱苦之風,賴以養成。
 
朱有瓛校長對師資的選擇,均要求學驗俱佳,事業心和責任心強,國師附中恰好有著取之不盡的師資來源。抗戰勝利後,教師薪俸甚為微薄,生活艱苦,但能以為國育才為樂。學校對學生之管理,初中按童子軍之準則,要求從嚴。卻又強調愛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此能在短期內從尊師重道之境進入親師樂道之境,形成紀律嚴明而又活潑生動的局面。
 
對於學生,重質不重量。招生考試嚴格,擇優錄取,班不超過50人,組不超過30人。國師附中創辦之初就采用導師制。平時註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將強國興邦只希望寄托於莘莘學子,註重學生之艱苦創業的精神,強調勞動實踐,以糾正以往讀書人的通病。而於體育,註重普及而反對選手式的錦標主義;強調學生的儀表儀態,要求學生著裝整潔,瀟灑大方,彬彬有禮。
 
教學方面,認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強調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全神貫註聽講,即所謂“上學以神聽”;基本技能方面,提倡多讀、多寫、多思考、多練習、多實踐,即所謂“熟能生巧”;基礎知識強調博聞強識,而用之於解決實際問題,反對以記為最後目的的死記硬背。
 
1947年以前,有“思潮”等學術社,1949年上期,社團如雨後春筍,出現“大眾”、“浪潭”、“格致”等社,社團均有自己的刊物,壹般辦墻報。有的有油印刊物,少數用鉛印,這些刊物,常成為社團成員對某壹問題發表意見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