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宁远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黃岡寧遠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黃岡中學壹、 黃州府中時期(1904-1911) 1904年,鄂東第壹所中學--黃州府中學堂在黃州府試院(今地區實驗學校內)創辦。招壹個班近50名學生。湖廣總督張之洞認為國民教育必須從小學開始,而要得到小學教員,須先辦師範。為此,他曾下令部分府中改辦師範。黃州府中學堂乃於1905年改為黃州府師範學堂。學生擴至2班。1907年師範生畢業後,復辦中學堂,仍稱黃州府中學堂。學生分文、寶兩科。各100人左右。監督(校長)先後有:王仁俊(扡鄭)(知府兼)、吳兆泰(星垓)、騏振(知府兼)、陳鴻翼(達九)。教員有15人。董必武(名用威)同誌於1910年應陳鴻翼之邀來校任教,教英語和國文。府中學制為五年,課程共十二門: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國語、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物理及化學、法制及理財、圖書、體操。每周36課時,其中講經讀經每周9節,可見儒教在學校中的地位。
二、啟黃中學時期(1912-1926)
武昌起義爆發,黃州府中學堂與省內各府學堂壹樣,無形中停辦,民國元年改辦第三區啟黃中學。
民國建立後,廢除府、州建制,乃就舊有之十府壹州領域劃為十壹學區,黃州府為第三學區。當時,"各區中學率用原府有書院舊名,如武昌府中改為勺庭中學,漢陽府中改為晴川中學,安陸府中改為蘭臺中學,德安府中改為漢東中學,惟黃州府中,不用河東書院舊名,改稱啟黃中學,是特例耳。"(夏元漂《最近湖北教育壹覽》)
啟黃中學,校址設在武昌胭脂山朱家巷。
三、省立六中時期(1926-1938)
民國十五年(1926)秋,省教育廳命六中遷回黃州開辦,不是新起爐竈,而是將原黃岡縣立初級中學接收過來,改辦省立六中。黃岡縣立初級中學是李四光的父親李卓侯先生民國十年創辦的,校址即為黃州府中學堂舊址。民國十六年春,省廳通令廢話止縣立中學,黃岡縣立初中遂為省立六中接收。校址遷至壹字門外陶家巷(即今天的校址)。二十四年(1935)改為湖北省立黃岡初級中學。
黃岡縣立初級中學改辦六中的初期,情形比較混亂,十七年(1928)九月七日上報省廳的工作計劃上說:"屬校接歸省辦,時僅年余,在這年半期間,軍事的影響,政治的變化,經濟的困難,無壹不是學校發展的障礙。校長之更替已歷五次,則教職員之進退更不可紀。在這種混亂狀況下的六中,過去的成績當然未有。今年二月王(治孚)校長接辦時,黃州附近伏莽四起,赫壁西山密布愁雲,教務上之困難當可知矣。"這種狀況雖逐步有所改善,但仍不令人滿意。
四、省立二高時期(1939年-1949)
1938年7月,日寇步步進逼,武漢外圍軍情緊急。湖北省主席陳誠決定把全省公私中學合並,向鄂西山區轉移,組成湖北省聯合中學,省立黃岡初級中學在校長張翮帶領下遷到利川與漢口實驗中學合並,稱湖北聯中利川分校。但是黃岡初中的師生隨之西遷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師生仍留在鄂東。1939年,為了解決青年學子就學問題,鄂東專員程汝懷等利用原省立黃岡初中的基本力量,組建湖北聯合中學鄂東分校。程自兼校長,蔡禮成為主任綜理校務。校址設在羅田山區三解元(當時屬黃岡)壹帶。校舍利用各族祠堂廟宇和少數民房,因陋就簡,略加修繕。分黃岡、黃安、蘇春三處招生。錄取學生900余名,計高中3班、初中11班、女子1班,另簡師1班、師訓2班、補習2班,共20班,分高中、初中、女子三部。高中部設泗泊河,初中部設三解元,女子部設麻沖河,簡師及師訓班設三裏畈。1940年2月,奉令將鄂東各縣中學改為本校分部,1941年7月,各縣初中仍歸各縣。1942年2月,遵省府命令將鄂東分校分為三校,高中部及男初六班改為湖北省立第二高級中學,簡稱"二高",設三解元,馮德清為校長;師訓、師範班及男初七班改為省立第二師範,設泗泊河;女生部改為省立女子第二高中,設麻沖河。7月,女二高並入二高,張國威為校長。1943年2月,蔡禮成為校長,實行學年制,停止春季招生。1945年7月,鄧谷代理校長,8月,日寇投降,學校奉令遷回黃州,因黃州校舍毀壞,年底,暫遷至浠水下巴河。1946年7月,應余慶為校長。1947年2月,改名湖北省立黃岡高級中學,簡稱"黃高"。1947年8月,利逢運為校長,學校遷回黃州東門外新校舍(現黃州中學校址)。10月,劉鄧大軍南下,占領團風,國民黨驚慌失措,命學校遷漢陽湘鄉會館。1948年遷回黃州。1948年秋,張希潔任校長,1949年5月14日,黃州解放,黃岡中學回到人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