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漢壽縣第三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基本內容漢壽縣第三中學是湖南省綠色學校,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省詩教工作先進單位,湖南師範大學環境教育試點學校,湖南省校園文學藝術聯合會理事單位,湖南文理學院教學實驗基地,常德市示範高中,漢壽縣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漢壽縣第三中學創辦於1956年。1984年由龍潭橋集鎮遷入我縣工業集鎮——蔣家嘴,毗鄰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學校由創辦之初的幾間平房,發展為今天的市級示範性中學,這其間深深凝聚了三中幾代人的心血。學校校園占地面積70余畝,校舍建築面積1592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8.6平方米,2004年已基本消除了D級危房,學校固定資產達2010萬元。如今教學環境優美整潔靜雅,校園內鮮花綠樹,爭奇鬥艷,姹紫嫣紅。然而學校的發展也經歷了不少的坎坷。 1956年至1960年是創辦和發展時期。1956年,漢壽縣第壹中學教師王漢坤在教育科授意下創辦龍潭橋附中,招生兩個班,學生共計110人。1958年至1960年在教育與生產相結合上成績顯著。學校開荒200畝,興辦三園:茶園、瓜園、果園。學生免費入學,最困難的學生可得到衣服等救濟。 1961年至1969年是恢復和砸爛時期。1961年2月,國家困難時期,按照上級指示停辦,教師下放到完小或初小任教。4月,該校停辦兩個月以後又恢復了。當年招收高壹年級兩個班,高二年級壹個班,高三年級三個班,六個班 共300多名學生,直到“文革”前。 1969年至1980年是維持和戴帽時期。1969年撤銷以後,出現教育事業發展史上的癰腫。1973年1月,更名為漢壽縣龍潭橋完全中學。1974年11月,下放社辦。1975年下期恢復漢壽三中名稱。1976年下期改名為龍潭橋完全中學,壹直到1980年上學期。 1980年下學期至1984下學期是重建和振興階期。1980年下學期再改名為“漢壽縣第三中學”,劉進安任支書和校長;1981年下學期,趙安好任支書和校長;1982年下學期,黃順發任支書和校長。其後準備轉遷,未招高壹新生。1983年,由黃順發負責在漢壽縣蔣家嘴鎮動工建設新校區。 1984年機構改革,周家棟任支書和校長。9月,漢壽三中的校址由龍潭橋遷到蔣家嘴鎮,從此,漢壽三中進入了壹個振興階段。現在的漢壽三中,擁有32個教學班級,初中部7個班,高中部25個班。在校學生1930多名,其中初中在校生420人,高中在校生1513人。教職員工125人,其中,本科文憑101人,在讀本科6人。高級教師13人,壹級教師55人。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以上,高中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達90%以上。學校配備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語音室、圖書館、生物標本室和理化生實驗室。教師開拓進取意識較強,學者型教師逐年增多,有11個科研課題通過縣市或國家級立項,教師單獨編寫並公開發行的教學指導用書有十多種,每年在全國性的學術刊物或經驗交流會上發表與交流的教育教學論文30余篇。多年來,漢壽三中始終以“辦普通百姓的名牌學校”為辦學宗旨,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為辦學理念,以“德智雙全、身心兩健、文理兼通、特長明顯”為培養目標,圍繞“壹切為了學生,為了壹切學生、為了學生的壹切”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社會各界稱我們學校為“求知成才的學園,陶冶情操的花園,發展個性的樂園,溫馨舒適的家園”。建校五十多年來,累計為高校輸送了壹萬余名合格新生,有近千人升入復旦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知名大學。漢壽三中的學子遍及大江南北。1987年,高35班畢業生田紹登考於懷化師範專科學校,現為湖南文理學院美術系主任,藝術家。1988年高38班理科班畢業學生劉立波考入湖南師範大學物理系,後在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空間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現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委員,在國內首先發展二維低緯電離層理論模式,主持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神舟”宇宙飛船研制工作。劉光良,高38班畢業,獲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曾就職於美國哈佛大學。1995年,高61班學生王博松考入長春第壹飛行學院,余長安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留學美國,博士後,就職於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近幾年來更有梅貝、雷凱、朱振華、曾文軍等30多名學子先後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大學,驕傲地翺翔在祖國的藍天。 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漢壽縣第三中學壹班人在朱培賦校長的帶領下,堅持學習教育管理理論,加強自身修養,辦學思想端正,作風正派,清正廉潔,銳意進取,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信賴,在教職工中享有很高威望。學校註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培養骨幹力量,深化教學改革,堅持科學管理,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校園環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目標,以強化管理為杠桿,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創建了壹個和諧美麗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