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清泉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冠縣清泉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校長簡介歷屆校長簡介現任校長簡介
 
蘇永周,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省冠縣清泉街道辦事處前張義堡人。2006年10月---2010年12月任冠城鎮第壹中學校長,2010年1月至今任冠縣清泉中學校長;縣人大代表、縣勞模、縣優秀共產黨員;先後被評為聊城市教育創新校長、身邊的好校長、縣十佳校長等光榮稱號。
 
學校發展簡史
我校始建於1976年。當時,既沒有校舍,更沒有校具。12名任課教師和新招收的二年制初壹四個班級的學生,只能被臨時安置在東街小學院內,暫名為“冠縣城關人民公社東街關中小學”。  1977年夏選定校址,並於當年秋征購土地10.8畝,始建我校。1978年春季開學,把暫棲於冠縣壹中的77屆新生遷回本校。學校建成後,正式更名為“冠縣城關人民公社中學”,簡稱“城關中學”。隨即調入了部分有經驗的教育管理人員和部分骨幹教師,與原東街移過來的教師,構成了學校的教育主體,組成了以王春明同誌為首的首屆領導班子,學校的教學體制是初、高中壹體化的完全中學。九月開始,在本校招收第壹屆二年制高中五個班和第三屆初中的四個班學生入校學習。  1979年向西擴展土地13.7畝、1980年向西擴展土地12.18畝。1982年,高中部停止招生後,擴初中為六個教學班規模。1984年最後壹屆高中學生畢業,初中擴展為每年八個教學班,並面向全縣招生,成為當時全縣規模最大,教學設備最強及教學成績最優秀的初級中學。1985年,隨著我國行政體制的改革,更名為“冠縣冠城鎮第壹中學”。進入上世紀90年代,為滿足城區及周邊鄉鎮學生入我校學習的需要,縣、鎮聯合投資200余萬元,興建了壹座能容納32個教學班的教學樓。1997年到2003年間,通過鎮投縣撥和自籌資金的辦法,又建成了校大門及兩側的辦公樓,微機室,圖書室,餐廳、辦公實驗樓及三棟教師宿舍樓等工程設施。  2010年10月,山東省冠縣冠城鎮人民政府被撤銷,分別成立了“清泉街道辦事處”和“崇文街道辦事處”兩個行政單位,我校劃歸到清泉街道辦事處,同時又更名為“冠縣清泉街道辦事處中學”,簡稱“冠縣清泉中學”。  2011年2月,縣委、縣政府、教育局領導和清泉街道辦事處的領導遠見卓識,深切意識到原校址的空間狹小,城市喧鬧,嚴重的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師生的學習、生活及身心的健康成長。必須徹底改變這壹現狀,另辟蹊徑,在原校址向西850米、元莊村西征地80余畝確定新校址。2011年3月—2013年9月,縣財政先後投資2000余萬元,按照省規範化學校標準異地新建冠縣清泉中學,先後建設高標準教學樓、辦公實驗樓、餐廳樓,建設全市壹流的多媒體會議室,全市初中首家配備最先進教學壹體機的學校,設施先進的塑膠操場和高標準的學生宿舍樓正在籌建之中,冠縣清泉中學校園環境將逐步實現硬化、美化、亮化,教學設施全市壹流的初級中學。2013年9月2日已經正式遷入使用。  尊重學校的發展歷史,在學校三十多年的育人成果的基礎上,凝聚出了“寬容、重德、求實、奉獻、責任、使命”的城關精神和“大而強、名而美、有靈魂”的新清泉形象。校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全校師生學習的座右銘,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壹個終生學習的人,教師也要做壹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讓師生明確為人之基本準則,養成正確的思想行為方式。  傾註了幾代老城關人的心血和汗水才使我們學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成為今天全縣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壹流初級中學。另外,人性化的學校管理;新型的“172 ” 課堂育人模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樂於奉獻的城關精神、新清泉形象也是促使我們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  據不完全統計,建校30多年來,本校所培養的2萬多名學生遍及全國及世界各地。有的已成為了部、省、廳裏的公務員或司局級辦事員,有的則走上了領導崗位,擔任了市、縣科局、街道、鄉鎮或壹些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的成為了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和留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