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琼湖书院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沅江市瓊湖書院畢業證樣本圖由湖南省教育廳、教育委員會統壹印制發放,如需查看樣本點擊【湖南省高中畢業證樣本】。
沅江市瓊湖書院地處洞庭湖濱,位於沅江市城北跑馬嶺瓊湖書院舊址。據清嘉慶修《沅江縣誌》載:瓊湖書院在沅江縣城西(原考棚坪),乾隆中知縣方廷機建,是為舊書院。今址瓊湖書院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二十六年竣工,前後歷時三載。其間因資金不足,曾壹度停工。赤山名儒張解元聞銘破產興學,捐獻山田十石(合63畝),始行建成。清初額定,“沅學文童,歲科兩試,皆取十六名。”學習年限不定,試中秀才即結業。當時主事有邑中名儒李拔貢永瀚、竇拔貢安敦、張解元聞銘以及稟生李芝山、方瑞安等。建院時,適值出籍廣西臨桂狀元張建勛回沅朝祖,題贈“瓊湖書院”匾額壹方,後懸於書院講堂中梁下。
 
瓊湖書院東瀕浩潮洞庭;南望淩雲塔,資水支流繞其前;背靠下瓊湖;香爐山居其後;左有古木參天熊家山;右有坦道伸於橘園。山青水秀,橘柚飄香,漁舟唱晚,風景宜人。書院建成後,人才薈萃,書聲瑯瑯,為沅江讀書講學、進德修業之勝地。
 
清朝末葉,強鄰壓境,外患頻仍,國勢淩夷,民生雕敝。壹般有識之士,鑒於日本維新,國富兵強,乃有變法維新之舉。光緒二十四年(1898),學臣訂立《學校章程》,規定縣設小學。戊戌變法,雖告失敗,洋務運動,相繼而起。廢科舉,辦學堂,成為舉國壹致要求。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下詔改書院為學堂。湘撫俞廉三即嚴劄各府、州、廳、縣籌款設立。光緒二十九年,頒布《重訂學校章程》。是年七月,縣令社鼎元,督同紳董李永瀚,改建瓊湖書院為沅江縣小學堂,初、高兩級,學制均四年。其宗旨“培養國民之善性,擴充國民知識,強壯國民之氣(質)體”。設修身、讀經講經、國文 、算學、史學、輿地、格致(聲、光、電、化)、圖畫、體操、樂歌、習字等課。監督竇安敦,聘湘潭曹典植長正教習,是期招收學生60名,書院原有準備赴府應試童生,大部分轉入小學堂肄業。光緒三十三年,沅江縣小學堂初等有學生45人,高等48人。教習7人,其中初級師範畢業生3人。師生均男性。
 
民元改制,實施新教育,其宗旨為“註重道德教育,以實利、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沅江縣小學堂更名沅江縣第壹高等小學校(簡稱“壹高”)。為三年制。校長皮金固,系清末優級師範生,主持新學。設國文、算術、修身、自然、英語、音樂、圖畫、體育等課,為現代文明先導。民國9年(1920)。知縣張以祥令勸學所開辦沅江鄉村師範講習所,設“壹高”內,校長吳守誠,系常德西路師範畢業生。民國10年,“壹高”校長黃光照,系高等師範學堂畢業生,辦學認真,力主實施新教育。民國11年師範講習所改為沅江縣立乙種師範學校,學制壹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生皮國傑任校長。民國12年,吳守誠任“壹高”校長。民國14年,高等小學改二年制,確立了小學“四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