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第五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墊江縣第五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學校歷史   墊江縣第五中學始建於1957年,位於重慶市墊江縣坪山鎮,是重慶市屬首批普通高完中。五十多年春華秋實,半個世紀風雨歷程。敢為天下先的五中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培養合格人才、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己任,以“為了壹切學生、為了學生壹切、壹切為了學生”為辦學理念,以“傾力打造初中 、努力發展高中、全力提升五中”為辦學方針,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形成了“全面發展、培養特長”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團結、創新、求實、高效”的濃厚校風,鑄就了“風雨同舟、無私奉獻、負重自強、勇往直前”的五中精神。辦學條件   2004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渠道籌集資金改善辦學條件,拆除了D類危房,相繼建成了教職工第三宿舍樓壹幢,男生公寓樓壹幢,改建了廁所壹幢,新建了學校食堂壹幢,完善了食堂的配套設施,硬化了校園內主要道路,擴建了運動場,增添了體育器材,配備了網絡教室兩間,添置了電腦100臺,在校園內種植了壹批花草樹木,校園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了卻師生多年的願望。學校占地面積100畝,建築面積21286平方米。2008年,共有39個教學班,高中部19個班,初中部20個班,學生2600余人。學校有結構完整的運動場,綠草成茵的校園廣場,信息暢通的網絡教室,設備先進的校園廣播系統。校園內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書香四溢,風景獨好。隊伍建設   學校本著教育的針對性、前瞻性的原則,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對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進行深入探究,力求管理科學化,教學手段現代化,信息處理網絡化。學校實行開放式教學,制度化管理。充分運用競爭機制、約束機制、激勵機制、督導機制,實施師德工程、充電工程、青藍工程,從而打造了壹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全校在編教職工150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市縣級骨幹教師、優秀教師26人。學校各方面工作成績突出,多次榮獲市縣級群眾滿意學校、雙文明標兵單位、普法先進學校、綜合治理先進學校、教育裝備先進集體、五四紅旗團委、模範(先進)職工之家、合格家長學校、退協先進集體、國防教育基地等集體榮譽稱號,贏得了社會的壹致好評。德育工作   學校始終堅持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堅持從嚴治校,依法治校,實施“因材施教、科學和諧”的教育模式,營造“處處育人,人人育人”的良好育人環境。采取了“五個壹起抓”的育人措施,致力夯實學生基礎,著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五個壹起抓”為:全面關心學生成長,德智體美壹起抓;面向全體學生,優中差生壹起抓;提高學生素質,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壹起抓;改進教法,傳授學法,教與學壹起抓;註重多方面協調壹致,校內外、課內外壹起抓。學狠抓安全工作,加強安全教育與督促檢查,形成了德育處、安全科、團委、年級組、班主任、管理人員為壹線,值周行政、值日行政、值周教師、任課教師為壹線的“雙線”管理體系,多年來學校未出現任何大小安全事故。在教育事業壹日千裏的發展氛圍中,墊江五中是壹片深邃的天空,壹彎清清的河水,壹方育人的熱土。教育科研   學校深化教育科研,激發教師內在活力,把教育科研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重慶市特級教師余興科校長的帶領下,廣大教師精於教書育人,勤於教研教改,教育科研積極性高漲。教育科研工作以“高起點,低落點”為原則,註重實效性;以課題研究為龍頭,形成示範性;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突出前瞻性。建立了教育科研機構,形成教科處——教研組——年級備課組三級研究體系,選拔青年骨幹教師擔任各教研組長,負責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加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力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緊緊圍繞提高課堂質量這壹中心,以求真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加強教學研究,落實校本課程,強化目標、制度和過程管理,把每壹個目標內化為具體的行動,用規範的制度去激發師生的潛能,用科學的策略去促進每壹個學科的平衡發展,以新的課程理念創新工作。學校有縣級教育科研課題3項,校級教育科研課題3項,主研協研人員達68人。2008年壹年內,學校教師在全國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120余篇,有20余篇經驗文章獲得了市縣各級獎勵,方玉傑等教師參加了全國英語教材、教師用書的編寫工作。素質教育   學校實施了以素質教育為主體,以教育與科研為兩翼的學校發展系統工程。該校初中有壹定的特色,曾輝煌十年,遠近聞名。在縣各類統考中,該校多次取得優異成績。2008年秋期縣初二抽考,該校各項指標均獲得了全縣單設中學第二名,凸顯了該校的初中優勢。2004年以來,全校教職工正視高中生源實際,提出了“不讓壹位學生落伍”的口號,從樹立信心、培養習慣、教給方法入手關註每壹位學生的發展。降低育人重心,從德育入手,註重挖潛激能,把在其他學校可能是差生的學生培養成了優等生,幫助莘莘學子圓了大學夢。勤能補拙,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學質量和優生輸出率居縣同類學校前列。高考上線人數不斷增長,壹年壹個新臺階,創造了“低入口、高出口”的辦學奇跡。翻開學生高考成績與入學成績對比表冊,就會發現,該校有相當壹部分中考入學成績排名在縣1500名的學生高考上了重點本科線,這其中居然還包括入學成績排名在3000名開外的學生,對於偏僻的農村中學來說,這不能不算是壹個奇跡。學校堅持開展第二課堂和興趣小組的活動,培養學生特長,激發學習興趣。堅持每年開展春季田徑運動會、秋季籃球運動會,多次組隊參加縣運動會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征文、競賽活動,多人次獲得了國家級、市級、縣級獎勵,學校也多次被評為先進組織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