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区聚奎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重慶江津區聚奎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基本內容
 
聚奎學校,位於黑石山上,從清代同治九年創辦聚奎義塾開始,發展成聚奎書院,演變為聚奎學堂、聚奎小學、聚奎中學,又先後與新本中學、江津三中合並,延續到今天,已經有壹百三十五年的歷史。
 
黑石山,原名寶峰,後以多黑石得名。此山得造物者厚愛,經億萬年而成磊磊球石,靈動獨特,天下壹絕。賴前人恩澤而有森森古木,後人苦心經營遂添百花之圃,招來群鳥棲息,鷺鷥雲集,又成百鳥之園。此天人合壹之境,“是英雄鑄造之地,為山川靈秀所鐘”。
 
寶峰原是僻靜的山林,明代建有川主廟和寶峰寺,香火頗盛。清同治七年(1868),寶峰寺主持不守清規被逐,鄉人就寺址設義塾。當時,重慶開埠後,商品經濟逐漸發展,白沙鎮地處川西、川南及貴州通川東的水運要道,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然教育則異常落後,江津的幾水、育才、華峰幾所書院均在下半縣境內。於是,鎮內有識之士看中了黑石山這讀書勝地,積極籌辦書院。白沙團總張元富與鹽商鄧石泉曾多次到這裏郊遊,認為寺側空地幽靜寬敞,適宜讀書,山對面馬鞍雙峰,峙立如文筆,興學文風必盛,以後又多次磋商如何發展這壹學校。同治九年,由張元富命名為聚奎義塾。取“奎主文昌”(《孝經·援神契》)、“奎主武庫”(《春秋全誠圖》)之義。張、鄧二人又發動程瑞章等二十余人打會集資,會結束後,集得白銀三千六百兩,同治十三年(1874)春,開工建造書院房舍,由張元富主持其事。過了壹年,經費用盡。得富商陳寶善捐白銀壹千兩,才繼續施工。不久,張元富去世,書院工程還未完成壹半,因經費無著宣告停頓。
 
五年後,得江津知縣國璋的大力支持,書院工程才得到恢復。國璋,鑲白旗旗人,蒙古京旗賡良佐領下監生,曾三度任江津知縣。他在任內熱心扶持教育。光緒三年(1877),他以管理鹽務來白沙,鄧石泉告訴他修建聚奎書院壹事因經費困難已經半途停頓,又同他壹起到黑石山了解情況,都為建院事受挫嘆息。這時,鄧石泉半開玩笑地說:“如果以後妳任江津父母官,希望多多扶持”。國璋離去時,鄧又送他到白沙河邊。再三請求他把修建聚奎書院壹事放在心上。不久,國璋果然任江津知縣,但不久即離職,光緒五年(1879),國璋再任江津知縣,他壹上任就親自寫了壹篇為聚奎書院勸募的文章,出面募集了白銀五千余兩,命劉炳森為監工,繼續修建院舍,不到壹年,院舍就峻工了。其時有差役梅魁犯法,國璋沒收其鄭家坡、白鶴井等處租谷為八十余石的田產作為聚奎辦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