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鎮沅縣第一中學畢業證樣本圖由雲南省教育廳、教育委員會統一印制發放,如需查看樣本點擊【雲南省高中畢業證樣本】。
鎮沅縣第一中學前稱鎮沅縣國立初級中學。民國29年(1940),到任縣長白之藩,首理教育,倡導創辦縣立初級中學,校址選在小箐蔡家佛堂(後來的按板鎮中心小學)。縣政府教育科長胡松年兼任校長,王吉光為董事長,洪雲普為副董事長。
 
民國30年(1941)3月正式成立校務委員會,胡松年校長兼任主任,洪保國任教導主任,曠昌柱任副主任。招生1班,學生50人。同年9月又招收1班,學生40人,教職工11人。
 
民國33年(1944年),學校遷至龍神祠。譚允德任校長(1944-1946)。民國35年(1946年)5月15日王樵縣長委派蔡嶽麓為校長,任至民國36年(1947)8月。民國37年(1948年)黃學麟任校長,戴鴻猷任教導主任。當年年底,社會動亂,學校停辦。民國38年(1949),教導主任戴鴻猷主持學校工作,3月復課,5月後停辦。
 
民國時期,學校從開辦到停辦,共招初中9班,學生280余人,畢業5班,110余人。
 
1951年春,雲南省文教廳核準鎮沅縣初級中學恢復開辦。1953年起,貫徹中央“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的文教方針,學校按計劃招生,全校學生132人。副校長鮑丕傑、代副主任樊自薰。1957年,中學教育趨於發展,學校擴大招生,全校增至4班,新生150人,在校生210人,教職工16人。
 
1958年改名為“雲南省鎮沅縣第一中學”。1959年隨縣劃歸景谷,1月改名為“景谷縣第二中學”。 1960年獲雲南省“教育先進集體”稱號。同年8月,學校遷往鎮沅縣人民委員會駐地(老招待所)。1961年恢復鎮沅縣建制,復名“鎮沅縣第一中學”並遷回原校址。1963年國家計劃內撥基建款12萬元,在白家坡腳建蓋教學樓和宿舍食堂,1964年竣工,10月遷入新校址。1967年軍訓組進駐學校實行軍管。1968年學校改名為“抗大中學”,宣工隊進駐學校,1969年8月縣革委會撤消鎮沅一中,教職工全部下放到各公社開辦小學附設初中班。1971年恢復開辦,增設高中,成為完全中學。1976年學校恢復正常秩序,逐漸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978年,學校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教學上來,治理“臟、亂、差”活動形成制度化。堅持“三好生”評選制度。1979年後,學校逐步建立完善崗位責任制,實行獎懲制。
 
1984年起,設高中民族部,每年招生1班,學生50人,給予民族生補助費,至2006年共計招生23個班,學生115人;1988年,設初中民族部,每年招生50人,給予民族生補助費,經費由省民委安排,至2003年,共計招生16個班,學生800人。
 
1987年下半年,學校進行了首次職務職稱評聘工作。1991年首次解決職稱評聘遺留問題,1992年轉入經常化、正常化運行機制,1987年至2006年的20年時間裏,在我校工作的教師中,評為中高特級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2人(歐陽聰儒、羅廷元),高級教師有48人。職稱評聘自2004年起實施,此後資格評定與聘用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