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馴龍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簡介馴龍中學地處安嶽縣的馴龍鎮,安嶽縣歷史上曾叫隆康縣。隆康中學 即現馴龍中學,系1942年7月創辦的一所私立中學,依據古隆康縣建於此而命名,解放初期叫安嶽縣一中,馴龍中學校齡已有66年之久。首屆校長王思贊,曾任過縣長、省教育廳秘書長、中師校長;首屆榮譽校長陳靜珊,即陳離,祖籍馴龍人,曾任過師長、副軍長。該校的建立,還與浙江省教育廳秘書、安徽省教育廳廳長、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楊廉,字光賓,號默然,馴龍魚棧村人的大力支持有關,同時與國民黨軍長傅鏡芳、傅作義也有關系。隆康中學創立時,傅家自願讓出“傅氏宗祠”作教室,給培育學子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後遷鎮上辦學。“傅氏宗祠”離鎮約7裏路,現在是村小所在地。尤其“隆康中學”的命名,繼承了古隆康縣地名,給我們研究古永康縣、隆康縣、普康縣提供了可考的證據。地理位置馴龍鎮位於安嶽縣城西部45公裏處, 居東經104度 58' 49" --105度06' 08",北緯30度 01' 1" --30度05' 31”之間,平均海拔400-500米。東鄰自治鄉、建華鄉,南接千佛鄉,西接華嚴鎮,北與雁江區回龍鎮、樂至縣的通旅鎮接壤。已創建為縣級文明場鎮。全鎮幅員面積46.01平方公裏。轄區內有17個村、1個社區、222個村(居)民小組。現有31個黨支部;830名中共黨員。總人口為32551人(農業人口為29262人)、總戶數10662戶,有耕地30100畝(田14600畝、土15500畝)。行政在編幹部24人。 “馴龍”,是古蒙溪河上一個神奇而美好的傳說【中學位於小學正對面巷口右拐】歷史淵源相傳,古蒙溪河經常發生洪水泛濫,不斷地給兩岸人民帶來災難。後來,人們在大禹治水精神的鼓舞下,組織起來,整治河流,疏通溝渠,修築塘墊,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使水利排蓄有序——澇則能排,旱則能蓄。從此以後,這裏的人民不再受到澇旱災害的折騰,真正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因此,人們相傳,說是古人“馴服”了河裏的“逆龍”的結果。“馴龍”的傳說故事就此產生,並一代代傳承下來,印入了子孫後代的腦海裏,永不消失。 依據這個傳說,北周建德四年(557)在此建“永康縣”,是希冀蒙溪河上的人民永遠康寧;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永康名隆康,是希望人民更加幸福安寧;明朝在此建“永康鄉”,亦承永康本意;清朝在此建“馴龍場”,給“馴龍”的傳說貼上了正名的標簽;民國時在此建“隆康中學”,不僅是繼承“古隆康縣”舊名,而且是希望學子突起學業,將來事業興盛。這些都已不是傳說,而是歷史人文的遺存。   從《中國歷史地圖集》等文獻得知,今安嶽縣馴龍鎮,在古代,不僅是隋朝置資陽郡於盤石縣(今資中)後,所轄之普慈縣、車免鎮(樂至縣)直通郡治地的交通要道,而且是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國家首都長安通往犍為郡(今四川宜賓市),及開通五尺道通往夜郎(今貴州)、滇池(今雲南)等地的交通便道,更是商賈馬幫運送貨物的切徑。馴龍更是唐時昌元縣(今榮昌)、牛鞞縣(相當於今內江石子鎮)及周邊地區(經高梁鎮、周禮鎮、千佛鄉等)通往成都的陸地要道。在這交通要道上,今樂至縣“通旅鎮”即是歷史的見證:相傳,古時此處設立過軍旅駐地,因處交通要沖,故清時依其事在此建立“通旅場”,沿用至今。   據南宋地理總誌《輿地紀勝.古跡》“普康縣”條下記載:“《元和誌》雲:周建德四年(575)於此置永康縣,開皇十八年(598)改為隆康縣,先天元年(712)改為普康,皇朝乾德五年 (967)省,入安嶽縣。”   這段記載,雖已明永康縣→隆康縣→普康縣的歷史原革,但未說明其治地在哪?因而歷史界各說不一。如原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薄孝榮,生前於1978年5月主編出版的《四川歷代政區治地今譯簡表》(以下簡稱“簡表”)說:“普康縣舊址在今安嶽縣鎮子鎮。”即在安嶽縣治地的西南方位。而1982年10月,由譚其驤主編,國家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普康縣”的標點在安嶽縣治地的南部小清流河的東南面。雖然二說方位不同,但各必有其依據。   經查閱清乾隆《安嶽縣誌》古跡篇“隆康廢縣”條下記載:“《舊唐誌》雲:‘本永康縣,隋改隆康,移治,復疆域。’《寰宇記》雲:‘開皇十九年(599)移治,尋又改名。宋乾德五年省為鎮,人安嶽’。”可知,“簡表”是依據“隆康移治”前的治地說的;而《圖集》是依據“隆康移治”後治地標點的。二者皆是正確的。我們知道,古代的歷史地圖,是利用羅盤上的指南針定北南子午線,並以二十八星宿和八卦定方位,再依中心點至某地的路途遠近標點等原始方法繪制的,不像現代地圖,可用航空技術測定繪制那麽準確。在一般情況下,除少數著名場鎮可上地圖外,只有郡、縣級名稱的方位和大概位置才有標點。今鎮子與馴龍,邊界相連,“簡表”認普康縣舊址在安嶽的西南面,方位未錯。但蒲教授未能親到安嶽實地考察,他只能憑古地圖的標點方位來認定,是可理解的。而馴龍有“永康”、“隆康”二名遺存下來,鎮子和別的地方無此二名遺存,且鎮子不居古交通要道上。說明古永康縣最早即建在今馴龍鎮,是有史可考的。   又,清康熙《樂安兩縣誌》記載:“明洪武初,以樂至、石羊並入普州,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為州。普州為安嶽縣,屬鄉二十有六,成化二年(1466)分六鄉為樂至縣,並屬潼川。”證明在明成化二年以前,樂至縣與安嶽縣的疆域分界即在今樂至東山鎮。那時,東山鎮以東的回瀾鎮、龍溪鄉、雙河鄉、通旅鎮等地,皆為安嶽所轄。從《圖集》南北朝地圖標點來分析,北周建永康縣時,今資陽雁江區之回龍、新場、樂至通旅、雙河、資中孟塘、安嶽大墊、自治、馴龍、華嚴、鎮子、大平、千佛、周禮、南勛、拱橋、龍橋、清流等皆為轄地。縣城建在交通要道上的今馴龍鎮,屬中心地帶、蒙溪河沿上平坦開闊之地,其地理條件優越,得天獨厚。至隋開皇十九年“隆康移治”,遷至小清流河之東南面(今安嶽縣天林鎮)後,今大足縣鐵山鎮(雙河)、內江縣永福鄉等皆為隆康縣所轄,而資中孟塘、資陽回龍、新場等才被劃出。唐朝撤郡並州、統屬道管後,隆康縣並入普州,先天元年(712)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諱,改隆康名普康;北宋乾德五年普康縣被撤銷,降級為鎮後,今大足鐵山、內江永福等地又被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