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新桥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臺州市新橋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學校簡介
 
環境優雅
新橋中學是一座花園式的綠色學校。置身校園,花木磬香,沁人心鼻,生機蔥蘢:假山奇石,芳草萋萋,清麗怡人。校園內更有文昌橋、毓秀橋、晴川橋、扶雅橋四座橫臥於東南西北河上,成為學校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校園環境清雅,包蘊濃厚的人文氣息,是莘莘學子求知的理想學校。
 
學校歷史
鉤沈歷史,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創辦扶雅中學學堂,立校於新橋管、新橋以管姓大戶主宰了新橋的田財優勢,瞻觀歷史遺痕,新橋五鳳樓即可略知一斑。五鳳樓成了顯赫與榮耀的歷史象征。據校史記載,管作霖,字惠農,先中舉人,進入仕途,曾任兵部候補郎中,四川鄰水縣知縣,代理廣安州知州。管氏族群儒雅風流,管作霖先修文昌閣,在閣中立書院,名“扶雅”,取法庾信詞“大雅扶輪”之義。當年新橋地處海濱,也有振興海濱文教事業之意。管作霖之子管穰,出巨資,曾建校舍,添置圖書、儀器,聘請名師主講,其時又有族人管衡、管贊揚及鄰村金大畑進士也願出資助學。他們竭盡全力,矢誌不渝,誌同道合,呈請改辦中學堂。1904年由黃巖知縣周延祚轉呈浙撫張增揚立案,改扶雅書院為私立扶雅中學堂,至1927年北伐軍進入浙江,廢除舊制,建立新制,私立扶雅中學堂改為私立扶雅初級中學校。1928年呈請教育部重行立案,每年撥有一定數額的辦學經費,1931年在文昌閣南面添建了平房4間,北面添建5間作為教室。
 
鬥轉星移,抗日戰爭爆發前,1932年7月由管氏族人管道中擔任校長。管道中字聽勢,擅長國學,傾向進步,在他任校長期間,聘請了葉中、蔣勁簡、盛衡、陳叔亮等進步教師來扶雅任教,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抗戰軍興。1937年,陳叔亮在學校組織“怒吼化裝宣傳隊”,用“舊瓶裝新酒”的方法將抗日宣傳內容改編成戲劇,每逢澤國、新橋、路橋等地市日,前往演出,頗受群眾歡迎。
 
抗戰中期,許多大中城市相繼失守,一些愛國知識分子紛紛從城市退到鄉村任教,這時期水平高的外來教師增多,學生人數達470人,曾一度試辦了戰時高中,學生人數竟達642人,教職工總人數達到46人,這是舊中國扶雅中學最興旺時期。
 
1952年,臺州專員公署發出通知,改私立扶雅初級中學為私立新橋初級中學,到1957年改為黃巖第二初級中學。1958年黨中央提出大辦農業,學校一度改為農校,辦起了農場和畜牧場,全校師生參加開墾山地,種植水稻,還辦起了磚瓦廠、印花廠、造船廠等。直到1966年6月“文革”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區文革工作組進駐學校,搞“破舊立新”、滅資興無,教師受到沖擊,三萬冊圖書散失殆盡,頓時,無妄之災從天而降,學校竟成了荒蕪的園地。百年老校經歷這歷史糟蹋,猶如一支悲歌,一首哀曲,其悲慘淒楚,令人不忍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