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定海第一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昌國路103號古學宮內,這裏辦學歷史悠遠,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幽雅,“泮池”和“禦書樓”更是校園的一道亮麗風景。據史書記載,早在宋淳熙十六年(1188年)就在芙蓉洲辦縣學,元朝時,縣學升為州學,清康熙四十三年,縣學規模盛極,學宮歷來是莘莘學子求學勝地。據史書統計,自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縣學生員考取進士44名(內武進士2名),一人中狀元,舉人101人(內武舉人34名),貢生211名。
 
學校占地50畝,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有計算機房、語音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教育設施,學生能利用校園局域網、因特網、光盤庫、校本題庫查閱學習,遨遊知識的海洋。學校現有2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00余人,教職工124人,其中專任教師108人(高級教師61人,占56.5%),市級名師5人,市級優班主任1名,又有一批榮獲省春蠶獎、市優秀教師、市十佳社會滿意教師等榮譽稱號的優秀教師。同時學校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開展爭做“儒雅教師”等活動,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責任心強、教育理念先進的儒雅教師隊伍。
 
歷史由來
據史書記載,唐開元間創縣學於霞山(今定海城區鰲山)之麓,未久,學隨縣廢。宋淳熙十六年(1188年),徙於縣署之南的芙蓉洲。嘉泰二年至開禧元年(公元1202-1205年)縣令葛洪添建“申義堂”,置學田,以田租收入供生員免費學習。
 
元時,縣學升為州學。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州判官馮福京任職後,募資修理學宮,勉勵學生共同承擔修葺任務,並將小學“親仁齋”改名為“育德堂”。
 
明洪武二十年,撤消昌國縣建制,縣學被廢棄300余年。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知縣周聖化在芙蓉洲重建學宮(原址在現定海一中校內),四十三年,知縣繆嬘(號蓉浦),采納生員黃灝等人的建議,由各家子弟義務開荒,其資金移作修葺大成殿及其他房屋並鑿泮池,池上架一石橋,使學宮規制一新。此後,雖經臺風多次摧損,均能修復完整。時有殿宇、講堂8幢,藏書500余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禦書“定海山”匾額,二十九年,知縣周聖化建禦書亭懸之,三十四年知縣繆燧在學宮東側建禦書樓,後樓屋屢毀屢建。1984年,舟山地區行政公署修原學宮奎光閣為禦書樓,並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典雅致的樓閣成了這塊風水寶地的一顆明珠。
 
道光二十至二十一年(公元1840-1841年)鴉片戰爭,英軍兩次侵占定海,學宮兩遭兵變,毀壞殆半。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為廳學。二十六年,英軍退去,善後局將廳學修復。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又新建更衣所,改土地祠為文昌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再次捐款維修,並將泮池四周加砌條石與石欄。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廳學停辦,學宮僅為祭孔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