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大衢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舟山大衢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歷史年表
 
學校歷經變遷,相關檔案資料軼散,雖經過很多當事人回憶,但已是大象稀形,只能大浪淘沙。不過,本大事記依稀能夠勾勒出學校近50年來所走過的艱苦創業、穩定進步、持續發展和再創輝煌的光輝歷程;能夠反映出“衢中人”堅持不懈,不斷進取的精神面貌。
 
1958-1998
1958年9月,學校創辦,時名“岱山縣第二初級中學”。 僅樓大賚老師一人,招收56名學生,借大衢區中心之校舍,聘區中心老師兼課。建校之初,師生就投入了緊張艱苦的建校勞動。
 
1959年,岱山撤縣建制,劃為舟山縣,學校遂改稱“舟山第七初級中學”。 招收兩個初中班,接著建成450平方米的校舍(平房教室),學生住宿仍租借民房。
 
1960年,招收了兩個班,任命金叔甫為校長,獨立體系的全日制初級中學初步形成。
 
1960年下半年,寧波(時舟山縣歸屬寧波地區)、嘉興兩地區舉行初中統考,首屆初中畢業班在師資不足,設施不全,又忙於建校的艱難條件下,發揚了大衢人善於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取得了統考第二名的好成績,為學校作了奠基,為後學樹了榜樣。
 
1961年10月,施祖滿擔任學校副校長。
 
1962年6月,舟山地區增建大衢縣,學校易名為“大衢初級中學”。
 
1963年,學校再建小禮堂兼膳廳150平方米,教工宿舍100平方米,學校逐步發展,有了六個班級,10余名正式教職工,初級中學的格局基本形成。
 
1965年9月,孫惠貞任副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
 
文化大革命前,是學校發展之前期,為急需建設人才的大衢島培養了近500名初中畢業生。他們之中,有很多成為各單位的領導骨幹和生產崗位上的能手,為家鄉和社會的建設獻出了他們的才華。
 
文化大革命後期,學校雖歷經創傷,教師亦同受傷害,但當形勢稍有好轉,學校就在領導和教師共同努力下,很快復課。
 
1970年春季在招收初中的同時,增設一個高中班,開始稱“岱山縣大衢中學”。
 
1971年3月,周信先擔任學校革委會主任。
 
1972年6月,李洲擔任學校革委會主任。
 
1972又添了兩個高中班,形成農村完中模式。
 
在這段期間,大衢中學的教師除一名為本地人外,其余均為外地籍人。他們響應黨的號召,遠離家鄉和親人,吃苦耐勞。紮根海島,安心從教,獻身海島教育,用自己認真的教學和寶貴的青春歲月,為早期的大衢中學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73年1月,賀友定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1973年4月,張桅寶被任命為校長。
 
1974年,學校辦起了印刷廠,走上自己創業辦學之路。
 
1975年8月,韓中原擔任學校革委會主任。
 
1976年,衢山區中心小學(即衢山敬業小學)遷址。同年在原址建造學校教學樓1508平方米,83年改造了原325平方米的校舍並增一個樓層為學生宿舍,建造了教師宿舍99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