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沅陵縣第一中學畢業證樣本圖由湖南省教育廳、教育委員會統一印制發放,如需查看樣本點擊【湖南省高中畢業證樣本】。
沅陵縣第一中學正式成立於解放後的1952年,但她的歷史沿革卻跨過了漫長的四個多世紀;新式中學的創辦可以上溯到清代1901年,學校的始源可以上溯到明代的1541年。
 
沅陵一中是1949年沅陵解放後,人民政府先後接管的公立、私立中學通過調整,合並,由“六校匯流”而成的新型大型中學,因此,她有多個源頭,其主要源頭和前身是創辦於1901年的新式中學“辰州府中學堂”,而辰州府中學堂則又發端於1541年的虎溪精舍。
 
1541年,浙江余姚人徐珊,字汝佩,前來沅陵出任辰州(沅陵古稱)同知。在辰州,他訪到了他曾拜師求學的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三十年前由貴州龍場驛丞謫歸,途經辰州設壇講學月余的舊址虎溪龍興寺,便在寺後建造了一座修道堂,為書院,取名虎溪精舍。是為辰州公立中學堂的本源,亦為今日沅陵一中的始源。
 
虎溪精舍“大集多士,以昌明其(先生)學”,後拓為虎溪書院。明崇禎初年,宋道樊良樞更名為陽明書院。明末因戰亂廢過數十年,但到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得到重修,1726年(清雍正四年)又復修拓建。到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沅陵知縣趙念曾再擴建時,已發展到相當規模,復名為虎溪書院。
 
1898年戊戌京變法後,清政府規定“改革科舉,廢除八股,各省普設中小學堂”。辰州知府易培基“奉文辦學,即以虎溪書院為住院,生童為學生,山長為教員”於1901年“敷衍報成”新校。1903年元月,正式成立“辰州府中學堂”。她與當時的北京五城中學,湖北文普中學,同為全國率先興辦的三所新式中學堂。
 
該校成立後,校名和校址曾數度變遷。1904年,學校更名為“辰郡中學”,遷址至考棚街。同年秋,沅陵邑紳馮錫仁建議另修新校,校址遷往今天一中所在地的天寧山,由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捐款修建。新校於1912年建成,同年搬遷,更校名為“辰州公立中學校”。現學校辦公樓大門上方保留的原石刻校牌,就是1912年所刻。校牌上“民國元年季春月,辰州公立中學校,沅瀘辰漵同人重刊”字樣,仍十分清晰。1914年秋,因“湖南省政府謀全省統一編定秩序,辰州序第八”,改稱“湖南第八聯合縣立中學校”。1932年,又改名為“辰郡聯立中學”。抗日戰爭時期,因日本飛機多次轟炸沅陵,學校於1939年遷往瀘溪浦市。1946年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原址天寧山。
 
1949年,沅陵解放,學校回到人民懷抱,喜獲新生。此時,沅陵縣城和城效的中學還有:一、湖南省立沅陵中學。該校初中為第九戰時中學,1945年1月創立於漵浦,旋遷瀘溪浦市。1946年2月改為國立沅陵中學,5月遷沅陵太常村、杉樹溜。8月,改為省立沅陵中學。1949年,沅陵解放前夕,絕大部分學生離開學校,走向社會,參加革命隊伍,此時僅存校產。二、沅陵縣立中學。1943年7月成立,校址聖宮坪。三、私立朝陽中學。該校前身為美國復初會1904年所設的福音小學堂。1909年更名為中西男學堂。1914年起名為“朝陽中學”,校址天寧山。四、私立貞德女子中學和私立辰粹女子中學。此兩校皆為外籍傳教士所辦的教會學校。前者創辦於1923年,後者創辦於1939年。解放後兩校已成立聯管會,聯合管理校務,名為貞辰聯合女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