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创办于1903年,建校时命名为“延平府中学堂”,其前身为1719年在紫云岗重建的“道南书院”。1906至1912 年改为延平府师范学堂,随后复名延平府中学堂。1917年改为省立第四中学。1927年合并原省立第四中学、省立第三师范、建安甲种森林学校、私立剑津中学、私立淑馨女子中学为“闽北公立中学”。1934年取消高中部改称省立南平初级中学。1944年又改为省立南平中学。1949年合并“县立初级中学”,南中校名不变。1956年定名为“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沿用至今。1957年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评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1999年撤销初中部成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中,2017年秋季恢复初中阶段招生。
 
百年名校,人才辈出。学校先后培养了三万多名毕业生,其中有院士、将军,还有全省文、理科状元。五湖四海,世界各地,都留下校友们自强不息的身影和开拓进取的足迹。南平一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国家栋梁之材、社会精英,如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全军最年轻上将高津,中科院院士唐崇剔、阙瑞麟,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战机设计总师陈一坚,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等杰出校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校友们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做出了贡献。
 
南平一中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和一级达标学校。先后获得了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基地校”、“中小学德育建设百优示范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美育环境示范校”、“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示范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以及连续多届省“文明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并成为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生源基地校。2018年被省教育厅首批确认为南平市唯一一所“省示范高中建设校”,2020年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进入到快车道。
 
■办学条件 日新月异
 
发展至今,学校已初步形成“一校三区”跨区域办学新格局。其中,紫云校区坐落于延平区中心紫云岗,花木繁茂,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江南校区位于延平区水南八仙山麓,群山环抱,闽江河畔,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武夷校区初中部位于建阳区云谷小区中心麻阳溪畔,校园布局合理,整洁有序,充满奋发向上的现代气息;暂设于武夷校区初中部内的高中部也于2020年秋季启动,成为闽北首个公办校全封闭式管理的高中。投资5.42亿的武夷校区高中部也已破土动工,预计两年内完成建设。
 
目前,全校高中部现有66个教学班,初中部37个教学班,学生4600余人。教职工398人,其中,高级教师占31.2%,研究生学历达11.5%,省、市以上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达11.8%,并建成福建省名校长“黄小青工作室”、南平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吕兴旺工作室”、科技创新“包文涛工作室”等一批省、市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
 
■闽北名校 英才摇篮
 
多年来,学校坚持狠抓教育质量,高考的双一流高校录取率和本科上线率高居闽北之首。2018年,南平市出台了《打赢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翻身战(2018-2020)实施意见》。学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当年高考即书写辉煌,全省前300名中占12人,总分600分以上92人。其中,严宇康同学以702分高居全省理科第6名,为清华大学录取;马振宇同学以660分居全省文科第35名,为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另外,周琼同学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2019年高考再创新高,全省前一百名占5人,总分600分以上98人,985高校录取107人,211以上高校录取259人。其中,杨培文、张乘源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202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6.12%,211以上高校录取260人。2021年高考我校学子全省前500名占23人,600分以上高达161人,本一上线人数高达569人,超过往年50人以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康晗凝同学通过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以全省第二名成绩被清华录取。这是南平一中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助力打赢教育翻身仗,交出的优异的答卷。
 
■理念先进 校风浓厚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责任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文化。学生以“开展自主管理”为切入点,老师以“责任在心”为爱岗敬业的基点,逐步形成老师有责任心、学生有责任感的教书育人、工作学习理念。
 
在国家级课题《高中生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引领下,学校目前已全面建成多层次、有重点、三维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和责任教育体系,达到加强自我管理,落实责任教育的目的。具体为校团委指导下学生社团全面开展各项科技、文化、体艺活动;校学生会指导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仲裁管理委员会四大学生组织展开自主管理活动;建设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协助年段日常工作;在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全面开展自主管理活动。
 
学校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促教,常抓不懈,每年进行“最美一中人——最有责任感的学生”和“最美一中人——最有责任感的教师”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楷模,如2017年吕兴旺老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潘凌老师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林莉老师获省第二届“最美教师”及“最美劳动者”、汪心竹同学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20年黄志斌老师、吕兴旺老师先后获省“优秀教师”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吕兴旺老师被评为第六届“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021年英语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先后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学校办学理念和佳绩受到新华社内参上报,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科技创新 群星璀璨
 
“十三五”期间,全校教师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20项,省级奖189项;主持和参加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共4项,省级24项,共有83篇教学CN论文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1项,省级奖156项。其中,郭超老师在2018年第12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并获得最佳课件使用奖;郭超老师2019的优课代表福建省(仅1个名额,全国仅3节)做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的全国课例展示; 2019年吕兴旺老师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同期,彭媛、张芳芳、刘芳等15位老师多学科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教育部优课。
 
2018、2020年学校送审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有效实践的研究》、《提升山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荣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省一等奖,英语科被列为省优质学科建设课程。
 
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我校的培养机制、研究成果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叶进辉、朱行杰、郭章旺、岑昆霖同学在第16届国际高中生数学建模大赛(HIMCM)中获一等奖;2015年,周佐邑、康有恩、郑惠元获第17届国际高中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2016年盛哲谨同学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2017年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张铭滔同学获全国仅奖励十名高中生的“全国创意之星奖”,其创新项目被授予本届科创大赛金牌;2018年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校数模社获科技实践项目全国一等奖,柴佳兴同学再获全国创意之星奖,且是全国数学类研究中唯一获此奖殊荣的学生项目;2019年,郑子航、刘彦熙、赵锃同学获第12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数学)南部赛区一等奖、全球总决赛优胜奖。学校也因此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奖”,并被授予“中国数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理学传承 与时俱进
 
依托理学名邦文化资源,我校编撰了六十多本优质特色校本教材。其中,结合闽北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发的《闽北理学》、《建盏》、《闽北茶香》、《闽北语言发展简史》、《闽北五千年》、《闽北山水与文化》等校本课程,积极宣传朱熹的理学思想以及闽北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成人礼、敬师礼活动在初高中全面展开,道南汉服社在省、市有广泛的影响。2019年,以朱子文化和汉服文化为载体,学校代表队参加“文明点亮未来”为主题的文明校园(中国•衢州)国际交流论坛暨“四省八校”文明校园推介活动中,喜获银奖。
 
近年来,学校愈加注重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课业的创新突破,自主开发的《高中数学建模与科技创新教学实践》、《数学竞赛校本》、《人工智能-Python》等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校还注重体、音、美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课程以模块形式开设足球、篮球、花样跳绳三个特色模块,新增攀岩特色项;音乐课程开设歌唱、演奏和戏剧表演、音乐鉴赏四个模块;美术课程开设绘画、书法、美术鉴赏三个模块。这些特色课程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提升了审美和人文素养,拓展了课业内涵。
 
■引领示范 交流前进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汲取先进理念和养分促进教育教研发展,开展了许多校内、区域、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在校园内,我们坚持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全市,每年举办市级教学开放周。2015年与澳大利亚奥尔伯里市夏威尔中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保除持常态化的交流之外,目前已深化合作实现互派教师短期驻教,拓展了办学视野,交流了办学理念,融合了优秀文化,促进了两校两市人民的友谊发展。
 
2019年,承办了首次在闽北进行的以“聚焦多元课堂,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省级教学开放活动。邀请了10位国内专家进行学科专题讲座,33位省、市骨干教师开设观摩课。共有来自省内外1179位教师参加教学开放活动,历练了我校教师队伍,提升教科研水平,也起到了闽北龙头校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同时,学校坚持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薄弱学校,与三明市尤溪五中、南平市延平区农村学校夏道中学、南平市建阳一中签署“对口帮扶”协议,积极推动“闽宁教育合作”,不间断地选派优秀教师援疆,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习总书记说:“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南平一中人将牢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继续秉持“吾道南矣”这一道南书院悠远的教育情怀,一如既往地发扬“责任在心,担当在行”的一中精神,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为创办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教育优质、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一流学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