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2017长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
長春大學坐落在素有“北國春城”之稱的吉林省長春市,是一所底蘊厚重、特色鮮明的省屬綜合性大學。
 
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創辦的長春工業會計統計專門學校,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工業會計統計人才。在同步國家發展與時代變革中學校數次易名,1983年更名為吉林機電專科學校。1987年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原吉林科技大學、吉林機電專科學校、長春外國語專科學校、長春職業大學4所學校合並,組建長春大學。2000年8月,原吉林省林業學校並入。2019年9月,學校隆重舉行長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全面弘揚辦學特色、提升社會聲譽、匯聚發展力量。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02萬平方米,有21個教學院部,60個本科專業,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7525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63人,其中正高級123人,副高級29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1人,碩士學位的教師498人。學校有中央直接聯系高級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技術能手、省高級專家、省拔尖創新人才、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長白山學者、長白山技能名師等各類高層次人才48人次。
 
學校在國家和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國家級獎2項,省級獎46項。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8個,其中優勢特色學科7個、新興交叉學科1個。學校連續四次躋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及學科競賽評估結果TOP300”榜。
 
學校立足東北地區及吉林省產業結構實際,建成國家大豆深加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兩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有以中央直接聯系高級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等諸多榮譽於一身的李榮和教授為首組建的科研團隊,多項發明專利成果獲得國家級獎項並得到轉化應用,為吉林省乃至全國在大豆深加工研究領域和成果轉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今年9月,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共同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李榮和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用於生產大豆低聚肽粉、高染料木苷含量大豆異黃酮等10種產品”位列其中,按轉化合同金額排序,學校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5名,合同金額達到1.35億元;在高等院校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3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排名中位列第11位。學校還依托機電傳統專業優勢,對接吉林省及長春市在機械、電子、汽車、計算機、康復設備等領域需求,為服務地方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建有吉林省殘疾人康復設備及技術科技創新中心等19個省部級科研平臺,長春大學機電工程研究所等20個校級科研平臺。學校積極推進同部屬、省屬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與吉林大學簽訂了《吉林大學支援長春大學辦學框架協議》,與長春理工大學簽訂了《長春理工大學與長春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浙江省金華市簽訂了《金華市人民政府與長春大學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書》。學校積極推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發展,“吉林省人體健康狀態辨識與機能增強重點實驗室”獲吉林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標誌我校在跨學科交叉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邁上了新臺階,對學校凝練和突出特色發展具有重要義。
 
學校重視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連續五屆獲一等獎,在全國“挑戰杯”“創青春”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14個。“團風創新創業團隊”被團中央評為“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學校先後2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70余年辦學歷程,長春大學及其前身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謀求自身發展的探索實踐中,經過幾代長大人的卓絕努力,逐漸形成了基礎厚重的學科專業優勢和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品牌。
 
1987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在長春大學創建了亞洲第一所專門招收視障、聽障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學院,開創了我國殘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長春大學構建了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填補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空白。2018年,三個專業獲批面向殘障考生以單考單招方式招收碩士研究生資格,其中美術、藝術設計專業為國內首次。30多年來,特殊教育工作多次獲得國際國內殊榮和獎項,被中殘聯、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殘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試點院校”。2002年,時任中國殘聯主席鄧樸方在出席學院15周年紀念大會時指出“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辦學最早、規模最大、學科最全、層次最高,在我國高等特殊教育領域居於龍頭地位。”2017年,在建院30周年之際,中殘聯主席張海迪在賀信中指出“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創辦,是中國高等特殊教育的歷史性開端,是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裏程碑。”新時代新跨越,學校將努力把特殊教育學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等特殊教育學府。
 
長春大學是“團風”精神的發源地。1989年4月的一天,學校殘疾大學生金燮,收到一張署名“團風”的10元錢匯款單,隨即,第二張、第三張匯款單不期而至。一時間,許多生活困難大學生都陸續收到署名“團風”的匯款。“團風”事跡出現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國家、省市各級組織相繼做出決定,號召廣大團員青年立足本職學“團風”,爭做青年楷模,爭做時代先鋒。多年來,“團風”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立誌成才、報效祖國”為核心的基本精神內涵。它從初期的個體扶貧助困愛心行動,發展到後來全校師生乃至社會青年群體以“愛國、敬業、奉獻”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與中華文化和時代精神一脈相承。2019年,學校隆重舉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暨學“團風”活動30周年大會,借此弘揚辦學特色,傳承“團風”精神。
 
學校堅持打造以“網絡技術安全為基礎、網絡文化安全為特色”的網絡安全學院,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2015年,學校牽頭成立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這是國家網信辦組建後批準成立並主管的第一家全國性社會組織。2016年,成立國內首家網絡國學院,成立國家級網絡文化研究中心,建成吉林省唯一一家研究網絡文化的“吉林省網絡文化研究基地”。2017年,學校成立了中國東北三省唯一一家網絡安全學院,2018年獲批“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碩士點,2019年正式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是全國首批具有招收來華留學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學校先後與26個國家和地區的129所高校、教育機構和企業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現具有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吉林省政府獎學金、“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來華留學生接收資格。學校憑借優秀的俄語教學和科研團隊,打造對外俄語優勢,創辦吉林省第一個俄語中心,與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共建“赴俄留學培訓基地”,成立亞洲首家開展葉賽寧專門研究的機構——葉賽寧文化教育中心,成功承辦“第十屆中俄大學校長論壇”,與俄羅斯梁贊國立大學合作設立的孔子學院獲全球“先進孔子學院”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以賽促教、以賽導教、以賽育人、以賽促創”的工作思路,結合傳統和新興優勢學科專業,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2017年,成為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FCC車隊在2019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襄陽和珠海站的比賽中再創佳績,並獲得2019年最具影響力車隊稱號。
 
面對新征程,長春大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學校將強化內涵發展,突出辦學特色凝練, 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向具有鮮明特色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