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粮道街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武漢糧道街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學校的發展希望教育產生於30年的教育改革發展的第壹個階段,當時,全國在鄧小平同誌領導下選擇以推翻“兩個估計”為撥亂反正和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教育戰線迅速擺脫混亂局面,走上了正常的軌道。“教育本質與職能”的討論逐步促成了“教育既服務上層建築,又服務生產力”、“教育既促進社會發展,又促進人的發展”這些基本共識。全國撥亂反正,重新確立教育在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
  武漢市糧道街中學是1978秋創辦的壹所普通單設初中。當時糧道街中學周圍有8所省市重點中學,進入糧道街中學學習的學生都是被這些重點中學刷下來的。創辦之初,學校有“三心”:學生不安心、家長不放心、教師沒信心。
  面對現實,我們認識到,教差生,責任更重大,任務更艱巨,只要我們愛他們,信任他們,工作得法,這些孩子都是可以轉化的,對於進入糧道街中學的學生,老師都愛他們,對他們充滿希望,並把這些希望具體化為目標,然後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壹起抓和分類推進等多種途徑、方法,激勵學生達到目標。舊的目標達到了,又激勵他們看到新的希望,追求新的目標……如此往復,壹批批的所謂“差等生”轉化成了合格學生,並培養出了壹批批的優等生、特長生。1990年10月我們正式把這種指導思想和教育過程稱為希望教育。
  “希望教育”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對自己充滿信心,都對明天充滿希望的教育。
  “灑向學生都是愛”是糧道街中學發展和飛躍的起點,是希望教育的基點。糧中教師用“愛”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引導向積極目標不斷進取。這種積極目標就是“希望”。希望教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大塊十六項目標評價體系。學校在學生確立自己的目標起點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開發其內在潛能,讓各類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壹定的時間內向預定目標全面推進;同時,促進學生自我向各自的十六項目標分類推進。針對學生階段成長的過程與結果,找到學生階段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通過評估調節學生的發展。
  “熱愛——希望——促進——評估”是希望教育早期的基本模式。
  隨著《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布,義務教育的歷史性任務,深化教育改革,堅持協調發展,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註重辦學效益的戰略課題擺在每壹個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已經脫離薄弱學校行列的糧中,為了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九五”期間,著力研究了希望教育的核心——希望心理,探討了希望心理的形成過程及評估體系,研究和豐富了希望心理的的內涵(自信心、自尊心、進取心、責任心和自控力,即“四心壹力”),讓學生在希望中起步、在希望中奮進、在希望中成才,引導學生明希望之理、啟希望之心、定希望之標、導希望之行、彰希望之功。形成了“目標導向——不斷激勵——分類推進——評估調節”的基本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