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平遙中學創建於1924年,是由鄉紳超山書院弟子、舉人出身的趙鴻猷(慈禧太後在他家住過)、侯福昌(侯外廬父親)、宋夢槐等人創辦,聘請北京大學畢業的李光賓任校長。辦了四年,培養了郝德青、雷任民、郭道同等壹批優秀人才。學校命名為《勵誌中學》,校址在現文廟景區,現門匾(磚雕)“勵誌中學”仍存。從創建至今,85周年了。
 
1928年,縣政府接管,更名為“平遙縣立初級中學”校址搬到小察院(原壹小學舊址)。中國共產黨在平遙最早的兩個支部都創建於平中師生中(1934~1936)。任行建、張健、李予昂等老壹輩革命家都是該校師生,梁淑媛烈士(巴人夫人)是校友,去世後郭沫若撰寫碑文。
 
平遙中學的另壹個頭是由鄧小平、薄壹波、裴麗生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太嶽根據地創辦的“太嶽中學”。那是1940年,裴麗生為名譽校長(解放後第壹任山西省省長)、劉舒俠為校長(解放後曾任山西省委宣傳部長、太原市委書記、市長),大理論家龔士其(中央黨校工作)、南川(後任山西教育廳長)都任過校長。校訓是“堅定、艱苦、團結、友愛”。我們現在的校訓是“堅定、團結、求實、創新”保留了四個字。我母親1942年入太嶽中學上學,是由趙立誌縣長介紹的。她保存壹張當時的油印的學生證,上面印有校訓。在創辦六十年時,薄壹波曾為學校題詞“太嶽中學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量人才”,薄老題寫的“太嶽中學”校牌掛在沁源中學。我去沁源中學講學看到了,我問沁源校長張謙蘭:“妳沁源中學是1952年建校,怎麽把我們平遙中學前身的校牌掛在妳的門上”。他笑答:“我們也知道,但太嶽中學的老校友在沁源原址活動,完了就掛在我們這裏”。太嶽中學是流動學校,學生邊戰鬥、邊學習、邊建設。曾轉赴沁源、安澤、趙城、平遙。2007年11月3號,我在臨汾參加三校聯考命題期間,臨汾壹中孟校長及浮山中學吉龍彪校長引我們參觀太皇峪,出人意料地看到了太嶽中學1940~1941年的舊址,在壹風景秀美的山溝,有三孔土窯洞,系師生所挖,旁邊不遠是印刷廠舊址、行署舊址,我很激動,照了許多照片。在窯洞內,找到壹把擦刀,是炊事工具,擦山藥片的,擦板約2尺長,是用斧子砍出來的,較粗糙,木質硬。刀片是壹斷了的鐮刀,用釘子釘在上面。這是壹件革命歷史文物,我要帶回,景區不讓,於是我把文物發現的過程及太嶽中學簡史給其書寫留下。
 
1949年,奉上級指示,太嶽中學400多師生從沁源下興居村遷下平遙,與飽經閆匪蹂躪、瀕臨倒閉的平遙初中合並,更名為《山西省立平遙中學》,受教育廳直接領導。兩校合並後,校舍由小察院返回文廟院內。
 
1951年開始辦高中,迄今已58年了。1956年學校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六所雙重點中學之壹。
 
1958年10月19號,經省教育廳批準,平遙綜合大學誕生。是在原平遙中學的基礎上,上設工專班和師專班(語文、數學),下帶小學(壹小學)幼兒園(縣幼),壹條龍四層樓。有首歌叫“綜合大學好”其中壹句“幼兒園來到大學壹呀麽壹條龍”縣委書記任井夫(兼校長)、校黨委書記鄧峰、校長郝晉瑞都是有膽略、懂教育的開拓性領導,他們都是老革命。
 
我1959年考入綜合大學初中部,當年收四個班,全縣擇優錄取。我從梁趙小學進城在綜合大學考試,作文題是“給毛主席的壹封信”。我寫的很有激情,得了滿分。考前,縣委副書記李學謹給我們講話:《羊夫趕集,瞎受忙急》。我讀初中時,郝校長給我班教過語文,從初二開始,師專語文班學生閆日晟教語文兼班主任,後任我校高中語文教研組長,三年前去世,我代表我班同學致了悼詞。
 
綜合大學辦了三年,1961年下馬,但這三年影響很大,1960年6月,鄧峰書記出席過全國文教群英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接見,黨中央與國務院表彰。1961年高考奪得全省冠軍。我記得說“綜合大學通了天”。據說毛主席壹次接見外賓,談到外國有縣辦大學,當時在場的教育部領導說:“我們也有縣辦大學,山西平遙就有壹所”。毛主席聽後高興地說:“好!我們也要搞縣辦大學。”此事傳人學校,全校上下歡欣鼓舞,日夜慶賀。說:“我校通天了,毛主席贊揚我們了”。
 
1961年,綜合大學下馬,又恢復平遙中學。1966年文化革命,十年浩劫。1977年逐漸恢復正常。1980年學校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學校級別又從文革中的科級恢復為縣團級。改革開放以來,我校步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師資、生源、管理、設施都是全省壹流,高考全省十連冠,獲得“全國五壹勞動獎狀”。
 
平遙中學的歷史若再往前追溯,那就是創辦於康熙四十年(1703年)的超山書院,迄今已306年了。之所以名超山書院,是由於平遙城東南25公裏處,即巽字方位有壹座山青水秀的名山——超山,平遙十二景,超山占了兩處(超峰月色,於泉藥跡),把書院叫做超山書院,是代表文風文運高嬈之意。書院對山長(校長)的要求很高,他要求進士出身的碩學鴻儒。從1839~1904年(65年)超山書院曾聘請過進士出身的山長12人。
 
徐繼畬是山西五臺東冶鎮人,出身書香門第,父是乾隆年間進士,與“紅樓夢”續作者高鶚同榜,且有深交。徐繼畬從小曾受教於高鶚。他19歲中舉,31歲中進士,朝考第壹。徐先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陜西江南兩道監察禦史。道光廿年,鴉片戰爭爆發,被派往海防前線,兼署汀漳龍道道臺“清明廉達,有守有為”,戰後升任廣西巡撫。這期間,他“五閱寒暑,數十而稿”編撰成《瀛環誌略》10卷,這是壹部介紹世界知識的書籍,書以地圖為綱,後綴解詞,橫向分歷史、地理兩大母系,縱向分地形、地理、政治、軍事、風俗等子系統,各系統交貫相連。這部書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對了解西方政治制度,沖破封建藩籬,起了很大作用。道光28年(1848年)《瀛環誌略》在福州刊刻出版,石破天驚。中國人壹向認為自己居於世界中央,天朝恩威,澤被四方,蠻夷居於四方邊緣,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沒想到地球是圓的,西方比中國強大,西方的民主,科技都比封建閉塞的中國先進強大的多。中國應向西方學習,才能強盛。著有《徐繼畬及其瀛環誌略》的美國學者龍夫威(哈傅博士,十五次到中國)說:“徐繼畬的破荒之作,深刻地影響著19世紀的中國整整壹代的思想家,作為變革與維新的微妙宣言,它為19世紀60年代的自強運動奠定了根本的思想基礎。”
 
徐繼畬進步的改革開放思想被保守勢力所不容,誹謗彈劾接踵而來。1853年被免職還鄉。其時,平遙的票號業、商業正在興盛時期,李大全、雷履泰創立票號日昇昌。其時,全國票號51家,平遙就占22家,分號遍布全國各大城市及商埠重鎮,分號總數367家,形成了龐大的金融網絡,匯通天下。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所述“在上壹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壹個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竟然在山西!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尋常的街道間,這些大城市只不過是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在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遙為最。”“平遙西大街上第壹家專營異地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票號——大名鼎鼎的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也是中國金融史上的壹個裏程碑。”平遙經濟如此繁榮,勢必對文化教育提出高要求,於是聘請了徐繼畬。徐在超山書院任山長後,多有建樹,威望很高。第七年(1862年68歲)因年老體弱,提出欲歸故裏,平遙人說什麽也舍不得“官紳攬祛,投轄堅留,不聽其去”。大成殿院碑文為證。直到同治四年(1865年71歲)聖旨下來,徐得到朝廷重新啟用,方才離開超山書院。本縣各界人士及諸生弟子為其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送行的轎車排成長列,徐的轎車已到祁縣成(距平遙22公裏),後面的轎車還沒出平遙城。壹方面說明徐山長威望之高,得人心之深。另壹方面也說明平遙的經濟實力。
 
徐繼畬返京後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太仆寺卿兼同文館大臣。我這裏著重講壹下徐繼畬與同文館。1862年,同文館開館,原只培養外語、外交人才。1867年,徐繼畬任總管同文館事務大臣,提出並堅持“兼容並包,智周無外”的辦學思想,勇於吸納和借鑒西方文明成果,增設天文、算術、國際法、微積分、世界地理、歷史以及聲光電化等自然科學課程,使同文館完成向現代高等學校的歷史轉變。同文館實為中國第壹所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1898年同文館改為京師大學堂,再往後,京師大學堂又改為北京大學和北師大。現在北大和北師大的建校從1898年算起,其實應從1862年算起,往前推移36年。北大校訓“兼容並包,思想自由”保留了徐繼畬同文館校訓的前四個字。由此知,徐山長是中國現代意義的第壹所大學的首任校長。
 
徐繼畬是中國放眼世界的第壹人,中西文化交流的開拓者,在美國影響極大。1867年,美國總統向徐繼畬贈送了華盛頓畫像,儀式十分隆重。美國總統克林頓1998年6月29日訪華時在北大講話中特別提到了徐繼畬。美國555英尺的華盛頓紀念塔第十層就是摘自《瀛環誌略》的徐繼畬贊揚華盛頓內容的中文碑文。
 
二、    平中高考簡史、兼談兩劍橋三狀元五榜眼
 
平遙中學是三晉名校,名在哪裏?名在教育教學質量高,名在高考考的好。高考是學校的生命線,高考是立腳之本,尖子是揚名之本,創收是穩定之本。文革前,我校就以高考質量高而聞名全省。1961年,全省高考大比武,我校召開全校師生誓師會,我當時讀初二所貼對聯至今歷歷在目,“臥薪嘗膽誓奪全省冠軍,發憤圖強趕超康傑中學”。正值困難時期,凡代高三主科的教師,每晚補助壹大碗和子飯。那年就是考了全省第壹。全校歡慶,之後參觀者很多。
 
文革後恢復高考,學校抓高考很有力度,當時我在教育局工作,學校教導主任呂旭光老師是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他讓我回校為高三學生做學習經驗報告,氣氛十分熱烈。我是1984年調入平中任團委書記的。1986年,任分管教學的教導副主任,1992年任教導主任,1994年任教學副校長兼教導主任、教研室主任直至2002年退下來任顧問組組長,2007年退休離開平中到呂梁。我在平中幹的二十多年,可以說主要與高考幹,越幹越起勁。
 
1987年,郭曉江高考理科榜眼,1988年楊今強高考理科狀元。當時學校主要領導王樹綠、苗濟華業務精湛,都是我高中上學時的老師。1993年,王樹綠校長提出改革方案,實行年級組管理,分四個年級組,讓四位領導兼組長:高三楊學勇(教導主任)、高二任順寧(政教主任)、高壹趙廷璧(教導副主任)初中郝廷頤(總務主任),由四個主任分別聘任副組長,依次為侯西強、康汝信、王誌紅、鄧光明。1994年高考應往屆240人,獲晉中地區第壹。出了全省文科榜眼賈曉亮(考入人民大學),理科第五名趙俊超(考入清華大學)。
 
1994年,王樹祿校長超齡退休,市委任命新班子,郝廷頤副校長主持工作,王守基書記,我分管教學副校長,李忠良後勤副校長,我們又任命中層五人。全校中層以上領導九人,很精悍。當時平遙縣有位好書記劉誌傑,教育局有位好局長許金貴,提出“揚名城優勢,建教育強縣”,對平中的工作十分支持。
 
1995年,我校高考達線總數370,其中應屆102人,達線率31.26%,達線總數全省第壹,第二名是康傑中學327人。榆次全市11所高中考270人,在全省屬於先進,但比我校少了100人。應屆生的達線率以較大優勢位居晉中第壹。1996年我校應往屆達成450,全省兩連冠。應屆生達線168人,達線率52.1%,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出了文科狀元任小燕。高考揭曉後,群眾自發到我校放鞭炮,貼對聯,校門口唱自樂班戲。有壹副對聯這樣寫道:
 
高考傳捷報達線450全省數第壹  九年兩奪魁文理雙狀元三晉揚威名
 
縣委書記劉誌傑領著五大班子全體成員到校祝賀,他提議平中領導坐著,五大班子站著合影留念,尊師重教氛圍如此濃烈。
 
不久王昕副省長到平遙檢查工作,來到久負盛名的我校辦工廠——平遙減速器廠。意外聽到平遙中學高考達線450人,還出了狀元,大加贊賞,回去向省委書記胡富國、省長孫文盛匯報,兩位首長聽後十分高興,決定在平遙召開教育改革現場會。省委、省政府在壹個縣召開現場會,這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據說解放以來,在晉中只有兩次,壹次是在和順,植樹造林現場會,另壹次就是平遙教育改革現場會。胡富國、孫文盛作了重要講話。參會的是各行署專員,教委主任,各縣分管縣長、教委主任,省重點中學校長,會議規模之大,規格之高讓平遙人瞠目。會議之隙,不少專員、縣長、教委主任到校參觀訪問,他們說,這次會議最讓我們佩服的是平遙中學的教學質量,是考大學的人數,這是實的,是最有說服力的。從此,我校在全省威名大震。
 
1997年,我校應往屆達線504人,應屆生達成209人,達線率74.46%,又比上年提高20多個百分點,出了壹名文科榜眼趙步魁,有對聯為證:
 
應屆達線209七五比率加榜眼  全校突破五百關三年三晉三連冠
 
那年我在晉中高中教育工作會上作了典型經驗介紹,杜拉柱專員指示,讓我和昔陽中學陳庚棠在全區各縣巡回介紹經驗半個月。
 
1998年我校達線452人,其中應屆212人,理科600分以上30人,文科560以上6人,北大、清華、人大、中科大四所走11人,學生走遍全國25個省市,涉及大中城市62個。老師們自豪地說,每年桃李遍九州。那年冬天,太原市教委派了六人專家組到平中考察,打破砂鍋問到底,讓我仔細介紹“把每壹個學生都送入大學”的經驗,我整整介紹了壹天。過了幾天,太原教委領導領著太原市所有省、市重點中學校長、教導主任到我校,讓我傳授經驗。他們回太原後不解散,集中賓館討論平中經驗,第三天召開太原市校長會,傳達平中經驗。太原晚報也分數次登載了他們整理的平中經驗。
 
1999年我校高考又有新突破,全校達線693人,其中應屆生287人,應屆達線率94.24%,全校升入重點大學2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