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第五中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福鼎第五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福建省福鼎縣第五中學
 
新中國成立第十個年頭即1958年的時候,全國大煉鋼鐵,“形勢看好”,於此同時,提出普及小學教育的方針。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為了與小學辦學的銜接,便大力創辦中學,如此,“福建省福鼎縣第五中學”(以下簡稱福鼎五中)繼福鼎二中、三中、四中之後於1960年應運而生,開始了她提高人民文化素質、培養人才的使命和坎坷曲折的發展歷程。
 
1960年二月開始籌建校舍,共建壹座四個各52(8×6.5)m的單層磚木結構教室(今校食堂西面部分的教工和學生宿舍,危房)。同年7月至8月籌備招生,招收學生兩個班百人左右,生源主要是當時沙埕和店下人民公社的小學畢業生。因其學習刻苦,素質較高。9、10月間開始正式上課。
 
建校之初,全體教職工共7人繆挺鑾同誌任副校長,主持工作。教導主任由鄭祖舜同誌擔任,還有數學教師遊少平、語文教師王可鳳、楊德茂等。
 
當時興德庵為沙埕公社(沙埕公社設南鎮)水土大隊轄內,因地勢較高,少人居住,其時學校周圍還是荒草萋萋壹片,壹座四個教室的單層房子顯得孤寂而冷清,然而由於住進了這些在困苦時代仍矢誌於教學和求學的老師、同學們,這座教學樓便由此生動了起來。當時四間校舍兩間為教室,壹間為學生宿舍。另外壹間隔成二小間做成辦公室和教師宿舍。再借水生大隊放漁具的草樓來做食堂。因為1958年的“大躍進”帶來了1960年下半年的大困難時期,可福鼎五中的教師仍保持飽滿的精神,從事於教學工作。在物質生活極端困乏的情況下,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在教學樓旁開荒種菜,聊以充饑。在當時公社、大隊的支持下,師生自己勞動,在教學樓前坎(即“人民會場”左側)清理出了壹塊平地,建起了壹個籃球場。沙埕中學後來發展為省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在籃球運動項目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至今方興未艾,建校之初五中師生自己開建籃球場之事不能不說是後來在艱苦條件下發展籃球事業的源頭。
 
第二年招收新生兩個班100多人,加上二年級兩個班,四個教室全部用上,借水生大隊的壹個倉庫為女生宿舍。繆副校長、王可鳳老師、工友阿若三人就宿廚房,用學生床架。師生除了自己動手,改善生活之外,沙埕公社的領導和人名給予很大支持幫助,李美娥書記重視教育,尊重教師;水生大隊全力以赴,在精神上、物質上大力支持辦學,如優惠供應海產品,借給學校辦公桌、食堂用具,還借房子。
 
到了1962年,物質生活已異常艱苦,特別是糧食極為緊張,師生常餓肚子上課,更有壹部分學生的了浮腫病,再加上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教師配備和辦學條件跟不上,諸多方面的困難因素使學校難以維持下去,故在首屆學生即將畢業之際,根據省裏的精神,縣撤掉了福鼎五中。